耋耄老人修成四十五万字宗谱
郭鹏今年81岁高龄的李天培,从回乡逐户调查入手,多方搜集资料,历时7年,编纂出版了45万字的《陕西洋县什字村李氏宗谱》,记述了该村自唐朝、65代1100人人生轨迹及业绩,是研究本族137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村落及人口变迁的珍贵资料。
李天培原在佛坪县从事行政工作,1997年退休。在颐养天年期间,萌发了趁黄昏时节为家乡人编纂《宗谱》的想法。2009年,他回到老家,几经磋商,得到族人支持后,于2011年3月,启动了《宗族》编纂工程。是年10月,他将自己调查编写的6户材料送回家乡,期盼族人以此为样板,提供各家原始材料。然而,4年间,却无一户提供。期间,他4次住院治疗脑梗塞、冠心病、胃溃疡等病,并整理出版自己的两部书稿,使《宗谱》编纂搁置下来。2015年10月,重新启动《宗谱》编纂工作。他把别人游山玩水的时间,用在回乡逐户采集资料上来,携带药物,先后到城固、汉台区、南郑县、安康市石泉县的李氏后裔家里访问调查材料;把别人在麻将桌上消磨的时间,用在到省、市、县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省、府、县志和有关古籍中什字村的材料,并请专家、学者代为考证古籍和李氏先祖墓碑史料;访问周边的知情老人和知名人士;向散居在全国各地的什字村李氏后裔发出250余封信函索取材料。经过多方劳作,索取了百多万字的资料。之后,他带病作业22个月,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由谱系、人物、艺文、考证、家规、教化、实录、附录八辑构成的、自唐代以来的第一部《洋县什字村李氏宗谱》。
李老先生对编纂《宗谱》工作十分认真,却把金钱看得很淡薄。几年间,无论是回乡调查,到外地调查的费用,还是向全国各地发函、打电话索取家族材料,都是他自掏腰包。他现居汉中,距家乡什字村45公里,回乡调查,宁愿早出晚归、克服食宿无着的困难,也不愿给族人增添麻烦。2016年4月的一天,他在老伴陪同下去洋县调查某家材料,临走时,对方送他100元交通费,他坚决拒收,无效,他只好将该款作为这户人家捐助《宗谱》出版经费交给经办人了事。《宗谱》出版后,族人补偿他交通费、电话费,他却说:“我做的是自己家族的事,岂能收家族人的钱?”终于说服了家族人。
《李氏宗谱》的编纂与众不同:一是用文献资料和121张证书,佐证族人千余年来(重点清末至今)的人生轨迹与业绩;二是对嫁入李门的妇女入谱乃至立传,体现男女平等观念;三是把任农村基层干部、县处级以上国家干部、大学生、技术人才、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商办企业人员等,浓缩在10种表格中,使人一目了然;四是用34条家规和7万字的教化论述,厚望族人读书、知足、忍让、行孝、施善、善待金钱、远离赌博、服务社会等;五是在谱首有《要事纪略》,记述李氏历史,极具存史的社会价值,谱末有修谱纪事碑文、告诫族人每30年小修一次《宗谱》,50年大修一次,并严格遵照先贤确立的32个字的字派起名。这些特点,足以证明,李老先生编纂的《宗谱》,是汉中乃至陕西已出版的《宗谱》中的另类模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波)近日,国家农业部公布了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名单,洋县草坝村榜上有名。该村距县城3公里,是国宝朱鹮的繁衍栖息觅食地。该村主导产业为梨果种植,建成优质高产梨园4000亩,其...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