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杨康

汉中日报 2021-08-31 11:42 大字

我的故乡在陕南一个叫西乡县的地方,名不见经传。说得准确一点,是西乡县的沙河镇。说得再准确一点,是沙河镇的永兴村。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故乡的路从羊肠小道到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路的变迁在时代巨变中为生活的幸福和小康提速。

童年的路,是牛的路、羊的路,人跟在牲畜后面走。牛羊往左拐,一条路就往左拐。湿滑的泥土,被蹄子踩得坑坑洼洼。路上经常弥漫着牲畜的尿骚味,一不小心就会在牛粪上滑倒。茂盛的荆棘汹涌匍匐,像是要把一条路吞没掉一样。

在这样的路上走着,犹如走钢丝,必须谨慎小心。夏季,植被茂盛的时候,走着走着,一条路就被藤蔓拦腰截断,还需要时刻提防毒蛇从草丛中窜出来。老鼠、青蛙、蚂蚱根本不怕人,直接从脚背上翻过去。

长辈小心看护我们,一般情况不允许我们独自外出。这样的路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乡邻们开始自发修路。每户出一个劳动力,把原来的羊肠小道拓宽。从日出干到日落,铁锤敲打声、铁镐撞击声、锄头摩擦声、乡邻谈笑声,在一条路的蜕变中汇聚成声音的小溪。

路变宽了,两个人迎面走来不用让路了。翻修后的路,一个农用小推车勉强能过得去。在农村,这种农用小推车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平路靠人拉,陡坡路段靠牲畜拉。

小推车在乡邻节奏感极强的号子声中吱吱呀呀。拉谷物,拉肥料,拉牲畜口粮,一条路因为劳动而兴旺。路比以前的宽了,平坦了,但是仍然有缺陷。农用小推车超负荷运输,使得路基下沉,路的两边留下很深的车辙。遇到雨天,积水漫过路面。

那个时候我已经到县城读高中,回去的时间不多。偶尔再回去,发现路又变了。是挖掘机、推土机一起合作的结果,路面上新翻上来的泥土还冒着湿润的气息。路基比以前硬扎很多。镇上的小贩,开着三轮车,到村里做小生意。村子里的路一天比一天繁忙。

乡邻们明显感受到路的改善给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村民多次自发组织人力,加上政府部门的投入,故乡的路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平整。高中毕业那年,故乡的路已经容得下一辆小汽车了。

偶尔路过的汽车,成了村里的新鲜事物。虽然那几年,国家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贫穷偏远农村,能有汽车到访,真算是蓬荜生辉啦。村里的人们沸腾了,山外的生活,通过一条路传递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给乡邻内心输送着撞击与召唤。

在异乡读大学,毕业后在异乡工作,回故乡的时候很少。一天,老父亲在电话里告知我,村里要修水泥路啦。得知这个消息,我久久不能平静,想起最初的羊肠小道的泥泞和湿滑,想起一抬脚鞋底满是泥沙的土路,我眼眶湿润。

大约是三年以前,父亲又兴奋地告诉我,村里的水泥路已经修到家门口啦,汽车可以直接开到院子里。年底,我驱车回家。在我把车开到院子里的时候,老父亲给我放了一大卷鞭炮。父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其说是在迎接我回家,倒不如说是在迎接一条水泥路的诞生。

村里的汽车逐渐多起来,水泥路在不断增宽,必要的地方还增加了错车位。有的路段还安装了路灯,在漆黑的夜晚,发出橘黄的温暖的灯光。

前几天父亲又打电话了,激动地告诉我,路又变宽了,两辆汽车迎面而来不用再错车了。我知道父亲的意思,是喊我早点回家。

新闻推荐

新崭崭的“红本本”暖了群众“心窝窝” 西乡县白勉峡镇235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喜领不动产权证书

本报通讯员李清何万利“搬来这么久,终于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了。”“我年纪大了,去镇上的路又远,要不是你们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去...

西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