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织牢秦巴生态环境“保护网”

汉中日报 2020-11-22 17:2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蒋永祥)日前,一只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牛科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鬣羚来到西乡县杨河镇厂湾村一块地里啃食庄稼,不料受到路人惊吓,鬣羚冲进地旁的淤泥中,动弹不得。村级网格员及时联系有关部门救助,经动物保护站人员的现场检查,确认这只鬣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合力将它送到偏远山区放生。据了解,今年该县经群众提供线索救治朱鹮、白鹭、鬣羚等野生动物10余只。

西乡县坚持把生态环境监督和河湖长、山长制等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完善生态环保监督体系,狠抓环保目标监督,织牢“监督网”,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县加强网格化监管机制,搭建市、县、镇街、村和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处置联动、责任到人”的秦巴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在现有镇、村(社区)的基础上,按照界限清晰、任务均衡、管理便捷、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要求,将全县设置成三级网格体系,推行所有区域“一张图(网格划分图)、一张网(网格管理网)、一套标准(工作标准流程)”的秦巴生态保护精细化管理制度。该县已设立二级网格1个(县级),三级网格18个(镇级),四级网格197个(行政村、社区)。设置网格员314人,其中县级网格员2人,镇级网格员37人,村级网格员275人。该县对秦巴区域镇网格员进行统一培训,进一步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抓好网格化监管平台的运行、维护,实时掌握跟踪平台动态,及时处置有关问题,积极推进秦巴生态保护网格化管理。

该县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完善建立山长制,制定西乡县“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方案。县生态环境、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5处人类活动线索开展实地核查。加大对汉江及其支流流域河道日常管理,加强重点河流的巡查检查力度,对非法采砂行为易发地加大巡查频次,对可能出现河道违法案件的区域进行防控,严厉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采运砂石行为,有效地遏制了非法采砂行为的发生。按照统一安排部署,该县成立山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西乡县全面推行山长制工作方案(试行)》,建立了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山长、副山长的山长体系,范围涵盖全县17个镇(街道)、197个村(社区),1个国有林场,设立各级山长、副山长323人,明确各级山长工作职责,划定保护范围,山长制经公示后,全面开展工作。

新闻推荐

爱心铺展贫困女孩的人生路 西乡县党员干部丁珂关爱贫困女孩罗登香侧记

本报通讯员刘春生10月24日,西乡县委督查办干部丁珂和妻子周静带着西乡一中贫困生罗登香上街吃饭、买新衣、赏菊花,像慈爱的...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