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国:深耕20年 只为寻觅那一口醉人茶香

汉中日报 2019-08-22 09:36 大字

东裕制茶车间

王汉喜 同居秦岭巴山之间,共饮一江汉水的汉中人,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味,居山者性烈口重好食油荤,临水者性柔嘴刁偏重酸辣。迥异多姿各显其妙的风尚习俗,在汉水流域构成了一幅千相百态的风俗画。

5000年前时值惊蛰,神农氏在中国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发现了茶,当这种绿色植物遇到秦岭之南巴山脚下的汉中人后,这片绿叶以无法抗拒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功能,令几乎所有的汉中人痴迷,姓不分民族,人不论老少,皆喜好一种东西继而形成高度统一的同质化生活习惯,唯有绿茶。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进化快,开化早,绝顶聪明的汉中人率先接受绿茶并推而广之是符合生存规律的。

汉中人喜茶,西乡人则上升到“溺爱”。繁衍在汉水盆地的西乡人生存环境十分优越,临山面水,四季温润如玉,牧马河清澈甘甜,土地肥美宜生万物。此地人生性好食肉,顿顿晌午饭必有熬肉,家贫舀水不上锅,晌午饭也要赊半斤猪头肉,逢食必有肉已上升到当地人的精神层面。

肉和茶碰撞后在西乡溅起的岂止是火花,瞬间,燃起了熊熊烈焰。

西乡人不论贫富,舍得吃,想得开,活的明白,懂得生存是第一要素,活好了才可能绽放想象力。悟道之深,思想观念之新受益于西乡人的祖先。

距西乡县城不足20里的李家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共祖,公元前5020年,伏羲文化巴人一支定居李家山,先祖们在这里烧陶狩猎,养禽种禾,餐餐有肉啖。史前文化的高贵基因无疑最先融入西乡人的血脉,可见,西乡人一日不可无肉是祖传的。

食了荤腥,茶是最好的解腻、助消化的饮品。上个世纪的西乡人,吃了肉,必先用大号瓷缸泡酽茶,茶叶首选最出名的五里坝大叶子炒青茶,其茶汤色嫩绿明亮,味略苦涩,久饮方能品出高香,稀溜稀溜连饮几大瓷缸后,浑身冒汗,眸明面赤,精神亢奋,走路脚下呼呼生风。那些年街头常见爷爷抱着二三岁的孙子,爷爷喝一口茶,给孙子喂一口,孙子苦得大哭,过一会,孙子主动张着小嘴要喝,边喝边咋吧着嘴笑。西乡人对茶的依赖可谓代代相传。早先五里坝的茶是西乡人眼中的奢侈品,钱多钱少买不到。大多数西乡人则用茶种的外壳,俗称茶果果熬制茶水,那个年代里,西乡城乡待客上一碗红艳艳的茶水,一般都是茶果果熬制而成,茶,已经成为西乡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上世纪70年代,西乡县的智者不甘于千年来西乡绿茶有名无实的现状,深知鸡琢狗刨杀青,饭锅里烘焙的粗放加工,茶的品质差上不了量更出不了精品。于是,发动全县工农商学兵齐上阵,上到高川、五里坝、堰口、罗镇,下至茶镇、沙河、枣园,在境内东西南北广开茶园。那一幕难忘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每个周末,县城的机关单位、学生数千人到城西的枣园、罗镇茶山送肥,一担尿、一挑农家肥,送到10公里外的枣园梁上,太阳都下坡了。西乡县的历届书记县长真正是撸着袖子干,茶山上常见到他们的身影,西乡的茶真可称作“功夫茶”。经过一代人的前赴后继,今天的西乡,已拥有60余万亩优质茶园,年产值20亿元。被茶园装点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的金山银山。

西乡绿叶在突飞猛进,风卷全国的巨大浪潮中,不能忘了一位勇立潮头的弄潮儿,陕西东裕茶业董事长张为国。他长得面如傅粉,戴一副秀郎眼镜,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味。张为国喜茶、懂茶,他说,我们陕西的三个老乡,对世界茶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是发现茶叶的神农氏,二是居住在汉水流域的古代巴国人,巴人部落最先开始了茶树的人工栽培,第三个则是张骞,这个与西乡毗邻的城固人,带着这片绿茶,踩出了一条丝绸之路,亦叫茶叶之路。为国深谙茶叶的前身后世,提出惊人之语;将来西乡乃至汉中征服世人的重器,唯有绿茶。而绿茶的神奇功能至今还未被世人完全认识。

在献身茶事之前做足了准备,先砸了国企娇子电力行业正式职工的铁饭碗,随继到一家做全国市场的民营企业,一步步做到副总裁的位子,如何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他都事先想到了。

20年前的一天,他注册了“东”和“东裕”两个茶业品牌,寓意紫气东来,裕后光前,“光前”出自明代朱鼎的名篇《玉镜台纪实聚》,意为造福后人,为前辈争光。他来到西乡距县城还有90公里人迹罕至的大巴山深山老林五里坝。

五里坝茶山位于北纬33度,东经108度,五里坝是一个身在高山不见山的地方,这里平均海拔1000-1300米,坝子四周环山,山的走势多面阳而立,且常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植被茂密。老百姓常说是:头戴帽(森林)、蛇缠腰(茶树)、脚种稻(水田);由于森林覆盖,落叶腐烂后使形成天然肥料,虫子皆死于冬天的积雪。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实地考察后说:这里的茶树自身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很强,茶树不需要打农药。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具备优质茶生长的天然环境,史载西周时,五里坝的茶是给周天子的贡品。

此行,他与当地政府谈妥了购买五架山一千多亩茶园的诸项事宜,他十分清楚,拿下了五里坝的茶山,等于占领了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制高点,他感谢上苍赐予了一块实现理想的风水宝地,下定决心要当一回当代的饲虎王子,以舍身饲虎的精神舍身侍茶,在这块最好的土地上培育出的中国最好的绿茶。

再次到五里坝,为国换上山里人的棒槌袄袄,和山民一样背着百多斤重的油渣背篼上山给茶园施底肥,在野草丛生、荆棘蔓延的山梁上踩出一条路。在那段有机茶改造的日子里,在山上为国喝泉水,吃萝卜,吃包谷蒸饭,累了就躺在茶树下晒着太阳睡一会儿。跟五里坝人别无二致。从此,为国常常自诩为“茶农”,并引以为傲。

灿烂的思想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2003年4月,他掌管后的五里坝茶山产出的高山云雾茶如超凡脱俗的仙女而至,又如山间的新笋,翠绿挺秀,显毫优雅,口味鲜香回甘,热闻香高,冷闻持久,水中有香,香中有水。

五里坝高山云雾茶再度独领风骚在为国意料中,在一片喝彩声中,他心如止水,他十分清楚一切都才开始。

他逃也似的避开喧嚣的人群,只身来到五里坝。夜色快要降临,山间静谧无声。面对如织的茶山,满眼的翠绿和扑鼻的芬芳,为国长揖不起,他向茶山,向他心中的圣地倾诉,此时此刻,他需要一种不须声张的潜心来增强信心,启迪智慧。茶山不语,溪水无声,静悄悄听不到一点声音。或许什么都没告诉你就是相信你!为国猛然悟到,求人不如求自己,“心还在,梦就在,只不过从头再来……”远处仿佛有歌声传来。

幽幽茶山再一次催生了为国的灵感,他发誓,再不干富强粉蒸窝窝头的事了,即使下地狱也要把五里坝高山云雾茶非凡的本真和高贵的品质完全展示出来,让全世界来品尝领略中国最好绿茶的高香清韵。

茶山之夜大彻大悟。这一夜,收获了足够的信心,这一夜,东裕汉中仙毫在他火热的胸膛内涅磐重生,为了这只凤凰,他拼了!

接下来的几年间,在距县城的10公里的美丽的枣园湖畔,他多方筹资,规划了集茶叶科研开发加工、植物提取精华为一体的现代茶产业园区,建成了迄今省内茶业科技含量居领先水平的高端实验室和4条由电脑全程控制的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实现了从种植加工到提取的产业链式开发。过去弃之不用的夏秋茶用于提取茶多酚,提高二次原利用率。此时的张为国,头上顶着省人大代表、省茶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光圈,全世界高端茶的研发信息尽掌握中,他和他的专家团队,借助高科技,把这一口清香究竟来自何处作为一个科研命题攻关,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实验证明:地理、土壤、气候是茶香的本源,五里坝的生态得天独厚,但传统的制茶工艺,难以做到味道极致。试验中发现,茶的口感,来自于茶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的配比,从这一重要发现入手。他把茶叶的传统种植施肥技术与现代的种植根据茶树需要配比合理施肥相结合;他把传统杀青与蒸汽、微波杀青合二为一,用现代的高温烘焙提香,和传统的手工碳焙技术相结合,硬是把东裕汉中仙毫的独特高香和清韵彻底释放出来。为了找到这一口奇妙的清香,张为国青发变白,用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六年。

这些先天的基因,与后天的种植、加工技术,以及对茶叶品饮者爱心的巧妙结合,张为国终于修成正果。在此后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东裕汉中仙毫连续3届获得特别金奖,东裕公司先后通过杭州中农、欧盟、美国有机认证,特别是2013年在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东牌汉中仙毫一举夺得金奖,让汉中仙毫茶惊艳了世界。这一切,都是对他努力付出的褒奖和酬劳。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循着这席清香来到西乡,喝茶讲究的西乡人引荐他到东裕,品尝了东裕的汉中仙毫,博学的老人说:“唐朝时西乡镇巴这一带叫山南道、出贡茶,茶圣陆羽称为山南茶,这里当时是最繁华的茶马驿站,东裕汉中仙毫称其为中国名茶,是有根可循的。老人欣然挥毫写下:“茶香乎?花香乎?二者兼有;益民也!富民也!功德无穷!赠东裕名茶。”

清明前,一夜春雨,张为国选择3月21日春分这天为新茶开采日。天刚放亮,西乡的嗜茶者牵裙打浪赶往东裕茶园。枣园湖畔音乐骤起,茶山充盈着喜庆的气氛。枣园村的村民早早杀了肥猪,祭天、祭地、祭茶山,也正好招待嗜肉喜茶的西乡人,他明白祖先巴人最早栽培了茶树,巴人的后裔理应尝到第一口清冽的高香。

西乡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最美茶乡”,张为国是有福之人,在这块福地上,他找到了中国最好的绿茶,找到了他的人生价值,是西乡成全了他,成全了他苦心追寻的那一口醉人的清香。

新闻推荐

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到西乡观摩博爱家园项目

本报讯(通讯员方佳)8月9日,市红十字会系统领导、各县区项目负责人一行50余人先后到西乡县沙河镇麻地湾村、骆家坝镇张家坝村...

西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乡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