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农村发展美好愿景 茯茶镇村民在自家院子开起茶楼
石新顺谈起茶楼喜不自胜
茶楼的一草一木、建筑风格皆为石新顺亲自设计
炉中火旺,壶中茶香,茶楼如约开门,主人石新顺在茶楼中忙活着,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从装修工人到茶楼老板,石新顺见证了村庄到特色小镇的演变,也因之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深切感受到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发展的美丽前景。
记者 缑青翠 张洋 文/图
村子变身小镇村民自家院子开起茶楼
依街而建,石新顺的水韵阁茶楼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推门而进,映入眼帘的是左边墙上一幅巨幅水彩画,骆驼驮着茯茶在沙漠中行走,石新顺称之为“丝绸之路”。
“茶叶是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我们这个地方的茯茶,当年就是沿着丝绸之路,走向西域,受到常食牛羊肉和奶酪的游牧民族喜爱。”说起与茯茶相关的历史和名人轶事,石新顺滔滔不绝。
18岁离家,石新顺从事室内外装修,从普通小工到自带工队,20多年在外飘荡的辛苦不言而喻。“挣钱没个定数,感觉人总是飘荡着,心里安定不下来。”
2014年,当得知政府在自己家乡打造茯茶镇后,石新顺毅然回到家乡,与妻子参加政府组织的第一批茶艺培训班,并将自家老宅改建为茶楼。
由于是做装修出身,茶楼从室外环境与室内布局的设计,均由石新顺一人完成。在院子两侧,文化长廊,乐器、书画案一应俱全,再摆几张茶桌,供客人歇脚喝茶。主楼为两层,仿古木雕风格门窗,桌椅、茶具、绿植交替摆放,可谓一步一景。
“开茶楼,环境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茶好。”石新顺告诉记者,自己的妻子已经是高级茶艺师,中级评茶师。茶楼的茶叶都由妻子把关。“无论是环境、茶叶选择,还是服务,都要做到最好。”
交通改善他又有了新规划
“茯茶仿佛具有一种生生不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活力,那是茯茶茶馆里最吸引人的地方。”石新顺说。
茶楼开起后,为做好经营,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的石新顺开始拿起书,读诗、读史,读地方志,拜访制茶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茯茶文化,变成了儿子同学口中的“文人”,令他欣喜不已。
“茶楼开后,新区来了很多领导,从装修风格到发展规划都给我提出许多意见。现在交通更加便利,给茯茶镇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石新顺说。
如今,他正在筹备一家民宿,并将进行线上线下结合销售也是石新顺的规划,“时代在变,我们得跟上。”正阳大道的通车,泾西一号线等多条公交线路的开通,来茯茶镇的交通更便利。环境好,生活节奏慢,很多前来品茶的客人提出想留宿,如何留住客人,让人住得舒服是他近两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美好愿景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西咸新区把特色小镇作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以特色产业为魂、以本土文化为根、以共建共享为支撑,规划建设了十余个特色小镇,茯茶镇就是其中之一。
而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传统的关中农村,充分考虑当地民居建设相对整洁的现状,在不破坏原有房屋结构、最大程度保留原有乡村风貌和乡村记忆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的城市化改造和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带动周边村镇经济及旅游开发,形成茯茶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关中生活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从村庄到景区,茯茶镇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向人们展示了西咸新区新兴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发展的美丽前景。目前,茯茶镇已聚集茯茶产销企业90余家,茯茶镇项目带动3000人就业。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1万元增加至5万元。在2018年国庆假期,茯茶镇接待游客39.8万人次。
石新顺直言,如果没有茯茶镇建设,自己现在还跟以前一样,在外打工,“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家里估计也是如此,赶上新区发展的好时候,如今生活完全变了样。”
新闻推荐
银西乡鹿龄寺改造工程袁历经十个多月完工袁属费家窑代表作之一遥『“费家窑砖雕瓦塑技艺,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在砖与瓦...
西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