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巴山扶贫路 记西乡县大河镇峰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瑜
本报通讯员 蒋永祥 岳婷“峰垭的水泥路通啦!”“峰垭的电通啦!”“峰垭的手机信号通啦!”……太多的第一次,一次次改变了山村的落后面貌,群众心里亮堂了起来,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他无数次对自己说:“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自己勤奋和努力正在改变大山深处村民的方方面面,在这里当第一书记,值了!”
他就是李瑜,现年42岁,西乡县城建管理监察大队派驻大河镇峰垭村第一书记。多年从事城管工作,熟悉了城市里生活节奏,以前从未曾想过到农村基层任第一书记。
峰垭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初到峰垭村,映入眼帘的是崎岖的山路,破旧的土坯房,贫瘠的土地,群众羞涩而缺乏自信的眼神……当初的一切,让李瑜的内心无比震惊。面对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山村,扶贫工作举步维艰。
李瑜没有退缩,他身体力行,克服了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的窘境,迅速适应环境,开始了艰苦的摸底工作。
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总能见到李瑜忙碌的身影。村里农户居住较分散,他经常从这座山头翻到那个山顶,天黑了就在附近的农户家歇脚,和乡亲们唠唠家常。渐渐地,乡亲们也都和他熟悉了,一些刚开始排斥调查工作的村民也消除了心中顾虑,积极支持配合扶贫工作。
峰垭村地处偏远,完善基础设施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李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立即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一起商量对策,决定向上级部门申请14.8公里的村级道路和通电、通水工程项目。这一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项目相继开工。目前峰垭村的村级道路贯通并完成了硬化,家家户户也都通了电。由于峰垭村较偏远,地势高,地形复杂,目前通水工程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等到竣工时,老百姓就可以用上清洁、方便的自来水,不用再为饮水而发愁。
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无数的辛酸与苦涩,李瑜2016年才买的新车两年来换了3次轮胎,2次差点坠入悬崖,胆结石手术仅住院7天便回村工作;妻子的埋怨,家人的不理解,他统统埋在心里,只为能快点改变峰垭村的落后面貌。
李瑜结合峰垭村森林资源丰富的实际特点,积极与县农业局、农技中心联系,在峰垭村开展食用菌栽培、黑木耳种植、棒栽香菇的技术培训,鼓励村民发展产业。
工作中,李瑜发现一些贫困户中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不是想着辛勤劳作致富,而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于是,他和驻村工作队员们决定在村民中树立致富典型。贫困户向彩华正是这样的先进典型。
面对病重到靠药物维系生命的丈夫和一双读书的儿女,向彩华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申请获得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全部用于家庭养殖和种植,当年养牛2头,养猪3头,还用换工的方式栽种大黄15亩,通过产业验收后,获得了政府5000元产业奖补资金,于是她继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艰苦创业,改变了生活的困境。向彩华的事迹在峰垭村很快便家喻户晓,幸福生活是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冀华谋)近日,西乡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题视察提案办理工作。视察组一行先后深入西乡北部花岗岩矿山、城东...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