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乡白龙塘镇特色产业富民

汉中日报 2017-09-18 10:09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蒋永祥 彭德强)“现在正是吊瓜籽收获季节,今年总产量可达4000斤,按10块钱1斤算,瓜籽收入就有4万元,除去成本能净赚3万元,年底脱贫没问题!”连日来,西乡县白龙塘镇碾子沟村贫困户陈天根既高兴又忙碌,他种植的15亩吊瓜喜获丰收,天晴时节便进地采摘并进行加工处理。

该镇碾子沟村是省定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340人,该村没有优势产业,脱贫任务艰巨。2013年具有吊瓜种植经验的本村村民王文清返乡创业,他向村民流转土地20份80多亩,试种起了吊瓜,当年净收益就达10万元。王文清种吊瓜的消息在全镇引起轰动,本村及周边200余户村民纷纷种起了吊瓜。

“村上建有汉牧园吊瓜专业合作社和加工厂,瓜农不愁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农忙季节还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活干,我今年干零工就挣了2000多元!”碾子沟村村民刘芝兰愉快地说。

吊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投资多年受益,风险小,见效快。亩产可达150公斤,收益是种粮的3倍至4倍。碾子沟村已发展吊瓜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吊瓜成为该村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

自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该镇因地制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坚持以贫困村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坚持一村一产业、一户一措施,重点打造特色产业。该镇在朱家垭村发展玫瑰种植,沈坪村发展油牡丹种植,龙王、响洞村发展香橼种植,丰宁、刘院、田禾待村发展茶园、食用菌、养殖土鸡等。通过“扶贫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贫困人口3400人致富,目前各种产业发展项目正在贫困村开花结果,为全镇6个贫困村如期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脱贫路上歌声嘹亮 ——汉中市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宣传侧记

本报通讯员李飞时下,在汉中市基层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成为脱贫攻坚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有的佩戴红帽子、红袖章、蓝口袋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扶贫政策,有的用一场场报告会激励感动着万千受众,有的用镜头...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