嶓冢导漾 东流为汉

汉中日报 2022-04-13 10:18 大字

语出《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嶓冢山,又名汉王山,呈东西走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

【历史典故】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神州洪水成灾,到处如汪洋大海,为治理洪水,舜帝命禹治水。禹为探索治洪办法,沿汉(即汉江)查看到源头即今宁强县烈金坝嶓冢山北麓的石牛洞,根据洪水的走势,采用疏导洪水的办法治理洪水,效果甚佳,并推广治洪方法取得成功,夏禹也因此而受舜帝禅让为帝。夏禹在嶓冢山治水时曾在石牛洞高155厘米、长310厘米的石牛背及臀部刻了八个字径35厘米的大字。经许多古人研认和考究,方知为夏禹治水所刻“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续修陕西通志》载:“……至嶓冢禹迹,在山腰深洞中,汉(水)源出其下,人迹罕到,仅得八字状若云中之龙,绝非后人所能伪。”《陕西省金石志》认定前述八个字是夏禹治水的遗迹,并称石刻为“禹王碑”。这八个大字,久而久之便成了成语,比喻水路被堵或人对某事想不通,应采用疏导的方法解决。

新闻推荐

宁强阳平关镇组织两批劳动力外出务工

本报讯(通讯员边清学石建刚)宁强县阳平关镇积极破解疫情下劳动力出行难、就业难,采取“点对点”劳务输出模式,通过统一包车、...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