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绘出幸福景小康路上笑颜开 宁强县巨亭镇干群齐心奔小康侧记

汉中日报 2020-11-18 09:33 大字

本报通讯员高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贫困群众脸上充满笑容,是每一个扶贫干部最大的心愿。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她笑了

明亮的笑容,麻利的动作,清晰的思维……这是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二组贫困户石金秀给人的第一印象。

走进石金秀家,除了干净整洁的院落,更引人注目的是屋后密密摆放的椴木架。这是个特殊的家庭。多年前儿子意外身亡、儿媳离家出走,留下当时仅6岁的石玉娇和年逾花甲的石金秀夫妇。看着年幼的孙女,石金秀咬紧牙关扛下生活的重担。

尽管享受了全户低保,但石金秀依然坚持要自己干点什么。深思熟虑,她决定发展投劳不是很大的椴木香菇、木耳。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利用政府发放的产业奖补资金,石金秀又开始养殖商品猪。在政策的支持下,破旧的房屋修缮了,门前的道路拓宽了,种植的木耳有人帮着卖了,收入也慢慢增加了。最让一家人开心的是:村上修建的沉淀池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饮水问题,从此再也不用吃浑浊不清的水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石金秀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在孙女石玉娇眼中,奶奶是个勤劳自强、懂得感恩的人,石金秀常说,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帮助自家摆脱困境,但依靠救济和低保是不能脱贫的,自己动手才会丰衣足食;在邻居杨金斗眼中,石金秀是个独当一面、自力更生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运,她不但没有被生活打垮,反而千方百计把日子过得更好;在组长刘天理眼中,石金秀是位胸怀大局、热心公益的村民,在该组道路拓宽工程建设中,她不仅主动让出土地、免费管工人吃住,还积极给周边不愿配合的群众做工作。

但石金秀自己却说,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因为有好政策——孙女上学有补助,发展产业有政策,农副产品有销路,还有村医经常上门检查身体。

文明新风拂面来,他也笑了 清晨,该镇赵家坎村六组村民任全平提着一袋垃圾从屋里出来,径直走向不远处的垃圾桶。早起扫地、垃圾入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在几年前需要反复提醒,如今却已成为任全平全家人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

“过去,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所以想的最多的是修整道路、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赵家坎村党支部书记王汉科说。

乘着扶贫政策东风,赵家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来水引进庭院,小车开到家门口,有劳力的外出务工,有技术的发展产业,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物质条件改善了,村两委又开始考虑改变群众的精神面貌。

“老赵,最近卫生改观很大,要坚持下去哟!过几天我们又来。”在助力群众脱贫的同时,四支队伍深入各户,从穿戴干净、扫净庭院、摆放整齐等一件件小事开始,逐步引导群众改变生活习惯。

通过农民讲习所“讲”、入户走访“看”、村民代表“评”、微信群里“晒”、爱心超市“兑”等多种手段,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农村环境整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思维方式,大家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被动管理”变成“主动参与”。

解决手机信号弱,化解矛盾纠纷,落实村务公开,广泛纳言交流……村两委将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放在心上、落在实处,踏踏实实把惠民实事干好。如今的赵家坎,邻里纠纷少了,和谐互助多了;饱食终日少了,辛勤劳动多了;铺张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民们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中。2020年,该村发展食用菌50万袋、天麻2万窝、魔芋110亩、能繁母猪180头、鸡1.5万只、牛200头、羊500只,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园区示范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自主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环境更优美,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赵家坎真的变了,由内而外地变美了。看着这些变化,王汉科欣慰地笑了。

小镇旧貌换新颜,他们都笑了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从巨亭小学的教室,传来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帮扶单位西安音乐学院组建的溪音少儿合唱团又开始排练了。夕阳西下,妇女开始跳广场舞,几个老人在下象棋,孩子们追逐玩耍。

一幢幢安置楼拔地而起,学校、医院相继建成,河堤、垃圾房等设施逐步完善,商铺越开越多,集镇渐渐热闹起来……作为土生土长的巨亭人,黑水村一组村民高彦贵见证了小镇点点滴滴的变化。

“要脱贫致富,关键建好支部。”在农村工作多年的该镇党委书记陆翌对扶贫工作有着自己的想法:“建立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脱贫奔小康才有保障。”通过跨村任职、引凤还巢、挖掘后备,该镇破解了村班子年龄老化、后备干部缺乏、服务能力不强等重重难题,把支部打造成为推动脱贫的最强引擎。

扶贫不仅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也让干部走进了群众心里。

徐兆金是该镇龙岗坝村五组的贫困户,由于缺乏劳力加上居住偏远,大家都说这户是路难走、人难扶。跨村任职一年半来,从村委会到徐兆金家的路,村支部书记袁良斌不知走了多少次。每一次,他都争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点变化。办理身份证、落实低保、修缮住房、动员养牛……在袁良斌的帮扶下,徐兆金家的日子好了起来。徐兆金感慨地说:“袁支书比亲人还亲!”

如今的巨亭镇,8个贫困村都整村出列,1066户352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础设施的改善助推了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步伐,村容村貌的提升助力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志智双扶的推进提振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坚强堡垒的铸建引领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夙愿。老百姓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团结干事的氛围越来越浓。通了路、亮了灯、美了景、兴了业、富了民,这些巨大的喜人变化,让该镇的干群备受鼓舞、个个喜笑颜开。

小康,是石金秀家清澈的饮水,是徐兆金家安全的住房,是任全平家整洁的户貌,是赵家坎村文明的新风……而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背后,更是自强奋斗带来的希望和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宁强:火灾自救进社区

消防救援人员教宁强县北关小学学生戴消防氧气罩。消防救援人员演示使用灭火毯灭煤气罐着火的方法。11月3日,汉中市宁强县...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