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定山:享受创业 分享成功

陕西农村报 2019-12-04 00:55 大字

?郑定山(右)和村民查看天麻菌棒的长势。

本报记者 姚远 文/图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致富带头人,郑定山用不服输的干劲享受创业,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初冬时节,记者赶到宁强县禅家岩镇张家坝村,这里山大沟深,林多地少,平均海拔1700米。

初中还没念完的郑定山,因为父母常年身体不好,他无法外出打工,靠种几亩苞谷和土豆维持生计。他有两个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读小学,家庭负担重,因学致贫。

前些年,郑定山边种地边照顾父母。他尝试种了500架椴木香菇,但因为缺技术,连续种了好几茬都没结菇。“苦头吃了不少,但是没挣下钱。”郑定山说。

后来,郑定山种植乌药、党参、重楼等中药材,但都是零星种植。目前,郑定山种了七八亩华细辛,要四五年才能采挖。之前,郑定山种了3亩天麻,也因为缺技术、加上种子可能有问题而失败。“从什么地方跌倒,就要从什么地方爬起来。”经过失败教训的郑定山,开始参加县镇组织的中药材种植培训班。

“我们这里的地理环境适合种天麻。”郑定山认准的事,乐意坚持,他又开始种天麻,规模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现在的40亩。

“为了种好这40亩天麻,郑定山把锅碗瓢盆都搬到山上了,吃住在山上了。”禅家岩镇党委副书记谷欣兵说,“有这样的劲头,他肯定能成功。”

通过学习,郑定山掌握了天麻种植技术,进山采挖野生乌天麻,培育乌天麻零代种。2017年,乌天麻培育成功,郑定山大胆栽种了2亩。

“乌天麻市场价每公斤120元,红天麻每公斤20元,价格差距是6倍。”郑定山说,去年他卖了250公斤乌天麻,收入3万元;红天麻3500公斤,收入6万余元,刨去成本,纯利润有6万余元。

郑定山把乌天麻零代种培育成功后,筹资30万元,加上财政补助15万元,在村上成立了紫春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0户,户均增收3000元。

脱贫户郑庭志过去种过天麻,人勤快,悟性高。郑定山免费给郑庭志提供种子,还无偿教他零代种培育技术。“我要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分享我的成功。”郑定山说。

“你看,这根菌棒发白,有菌丝,说明菌发得好;你再看这根菌棒,一块一块地变黑了,说明菌发得不好。”在郑定山家门前,几方沙土里掩埋了很多一尺多长、胳膊粗细的木节,他随意刨开几根,给村民讲解培育乌天麻的知识。

今年2月,村民郑如飞拿出8万元加入紫春堂专业合作社,和郑定山合伙种天麻。就在前几天,他们刚卖了一批天麻,郑如飞分红2万余元,带动的贫困户也拿到了分红。

今年,郑定山栽种的2亩野生天麻和40亩红天麻,估计收入超过20万元。郑定山打算,这2亩野生天麻不卖了,筛选出来当种子,再继续种,扩大规模。

新闻推荐

宁强千名农村幼儿接受早期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黎德华)11月18日,宁强县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后宁强县1000名6至36个月的儿童将接受科...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