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汗水浇开致富花
本报通讯员 高谦“白卡片,5月11日;花布条,5月13日;红毛线,5月16日……”走进宁强县巨亭镇石岭子村的西瓜种植大棚,可以看到每一个圆滚滚的西瓜旁边都有独特的标记。原来,这是西瓜们的“生日标签”。
对西瓜如此精心呵护的,是一个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小伙子,他叫刘玉强。
外出务工谋发展 自小,刘玉强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父母凭着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使开在邻镇代家坝的农机销售商店顾客云集。但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反而是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成为了一个踏实干事、勤奋务实的人。
20岁出头的时候,刘玉强曾在青岛打过工。捕鱼作业辛苦且充满挑战,晕船的不适更是让他苦不堪言。别人都劝他,家里生意那么好,何必在外面受这份苦,还不如回去帮父母做生意打打杂,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可倔强的刘玉强依然苦苦坚持了3年。
在一次返乡途中,刘玉强无意中得知本地的娃娃鱼产业效益不错,一年能挣好几万。这个消息让他心动了,深思熟虑之后,刘玉强决定回到家乡搞产业发展。
艰苦创业初见效回到家乡后,刘玉强一边经营货车,一边养殖娃娃鱼。然而,由于价格下滑,他养殖的一万多条娃娃鱼不但没挣到钱,反而把经营货车的收入搭了进去。产业发展风险这么大,究竟还能不能做?他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轻易服输不是刘玉强的性格。整理好思绪,他决定继续发展养殖业。多方考察后,刘玉强决定发展肉牛养殖。
父母常年在代家坝镇经商,妻子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饲料的搭配、牛圈的消毒、销路的联系……所有的生产重担几乎全都压在了刘玉强一个人身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四处打听农户不要的玉米杆,挨家挨户到田里收割。不知道有多少次,尖锐的秸秆划伤了他的四肢;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他在牛圈边疲惫地倒头而睡。在了解到刘玉强产业发展情况后,村支书刘彦金主动联系镇上的畜牧兽医员骆玉学,上门教授其养殖技术,指导做好防疫。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玉强的精心喂养下,牛圈中的肉牛个个膘肥体壮。2016年,他养殖的肉牛出栏10头,产值达到十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刘玉强的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三十余头,还和邻镇的合作社达成了供销协议。
致富不忘桑梓情2018年,借助脱贫攻坚政策机遇,石岭子村开始发展集体经济。刘玉强大胆提出,可以借助当地连片的平整地块,建设果蔬种植园。同时还能合理利用肉牛的粪便堆肥,化解养牛带来的污染问题。
在大家的一致推荐下,刘玉强顺理成章地成了基地负责人。两间简易的活动板房成了一家4口暂时的栖身之所。冬冷夏热,蚊虫叮咬——别人看着就觉得苦的生活,在刘玉强的眼里却一点也不觉得苦。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搞产业就是要能吃苦!
每发展一项产业,刘玉强都要忙活好久,不仅要把东西种在地里,还要学习技术。草莓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西瓜要做好病虫害防治,葡萄要特别注意灰霉病……每一个技术要点,刘玉强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施肥,剪枝,授粉……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刘玉强已经在基地劳作;别人都已经回家休息,他却一个人还在忙活。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石岭子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9年,该基地发展草莓1亩、西瓜1亩、桔子1亩、葡萄8亩、球盖菇2亩。
如今,刘玉强不仅购买了一辆小车,还在汉中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古人言,三十而立。靠着自己的劳动,33岁的刘玉强不仅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将村集体经济基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福红)近日,记者从宁强县获悉,该县公、检、法、司四部门联合发布通告,纠正部分农村地区自己住好房子却将父母置于...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