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学者为天水地名由来一辩

天水日报 2019-01-11 13:00 大字

王若冰

著名作家、秦岭文化学者、高级编辑。

中国有两座嶓冢山,一座是天水嶓冢山,还有一座在它的东南方向——陕西宁强县境内。根据已知资料,两座嶓冢山都是汉水发源地,所不同的是宁强境内的嶓冢山是现在汉江发源地,天水嶓冢山是古汉水源头。

天水家马鼎”铭文揭示了齐寿山、西汉水和天水地名之间的联系。

天水市区向西南三十公里,蜿蜒延伸的山峦自西向东逶迤而去。山与山的窄缝间,一座山峦突崛而起。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山海经》和《尚书·禹贡》不厌其烦提及的西部名山嶓冢山,古人还称之为崦嵫山,今天水人称其为齐寿山。

中国有两座嶓冢山,一座是天水嶓冢山,还有一座在它的东南方向——陕西宁强县境内。根据已知资料,两座嶓冢山都是汉水发源地,所不同的是宁强境内的嶓冢山是现在汉江发源地,天水嶓冢山是古汉水源头。

莽莽大秦岭自甘南临潭白石山昆仑山,逶迤东进,一路上高峰林立,山岭蜂拥、鸟途难通,到了天水境内朱圉山到嶓冢山一带,盈天峰岭竟突然间降低腰身,在这条横亘中国内陆腹地中央的巨大山岭让出一条可供人马通行、南北山水交融的自然通道来。从嶓冢山山脊向南一步,丛林里渗出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经嘉陵江汇入长江;而转身向北,纵横交织的沟壑流出的大小河流经由渭河,都化作了黄河的朵朵浪花。

郦道元之前,可供我们认识中国境内山川水系的地理学著,只有先秦时的《山海经》《尚书·禹贡》。时越两三千年,当代学者发现,这两部至今被视为中国古代地理学诞生之前的千古奇书所描述的中国山河格局,依然没有太大改变。

《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在记述汉水时,都将其源头指向嶓冢山。《山海经》以华山为原点,在指认汉水源头时说:“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尚书·禹贡》在叙说大禹疏导九州之内九条江河时也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这里的沔水和漾水,都指古汉水上源。《山海经》和《禹贡》时代,东西汉水还没有分流,说古汉水发源于又名崦嵫山、齐寿山、兑山的天水嶓冢山,大概没有异议。为了实证古人说法,有人还列举现在发源于嶓冢山的西汉水朝南进入甘肃成县和康县时叫犀牛江,正好印证《山海经》所言嶓冢山和古汉水一带“兽多犀牛”的说法。然而到了东汉,《汉书·地理志》已经出现了东西汉水分流的记述。班固说,《禹贡》所记载的嶓冢山,是西汉水发源地。西汉水从王莽时期天水郡西县(治所在今甘肃礼县红河一带)向南流入当时为广汉郡所辖的陕西略阳白水江,然后向东南在现重庆境内古江州汇入长江。班固所描述的西汉水流向,几乎与现在毫厘不差。

西汉水上游,是大秦帝国创建者秦先祖的故园。

先秦时中国疆域并不辽阔,从坐拥关中的西周京畿逆渭河翻过陇山,嶓冢山所在的天水境内是西部戎狄战马驰骋的西周边陲。在当时人们对大自然仅有的认知中,又名崦嵫山的天水嶓冢山已经是天之尽头、地之边缘了。所以公元前11世纪末,周武王灭纣后将忠于殷纣王的殷商同宗党羽、秦先祖嬴人安插到西汉水和渭河上游天水境内替周天子守卫西部边疆,既是一种惩罚,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开始遵从礼仪治国的周人对曾经的殷商贵族——嬴人颜面的保全。不过,在嬴人举族西迁之前的帝尧时代,帝尧为制作历法,曾经向东南西北四个边疆地区派出过4位观测日升日落、天象四时变化的测日官,嬴秦先祖和仲作为派往西部的测日官员,曾经到达过嶓冢山。大约由于和仲发现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在天空运行一天后落入嶓冢山(崦嵫山)茫茫山岭后,一天就结束了,所以先秦时代嶓冢山也被认为是日落之山。

这种观点甚至在秦汉时期仍然颇为流行,因为司马迁在《史记》里也遵从了这种观念:“日出东南隅,日落崦嵫山。”到了东汉,班固在解释《禹贡》所说的嶓冢山和司马迁《史记》里的崦嵫山时,也明确说嶓冢山还有一个名字叫崦嵫山。

在古人的天文认识中,崦嵫山(嶓冢山)是太阳神的家园、太阳的老巢。每天清晨,太阳神羲和驾驭六条龙拉载的太阳神车从东海之滨启程,自东向西在天庭运行一天后沉入有浩若天河般的西汉水涌出的崦嵫山,这一天也就结束了。以至于屈原在抒发其壮志未酬的渴望时,也将古汉水发源地崦嵫山看做是日落之山:“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也是古人将汉水之意引申为“天汉之水”又一缘由所在。

著名学者赵逵夫一篇题为《汉水·天汉·天水》的文章,专门论述古汉水与嶓冢山、西汉水,以及汉水之所以被称作天汉之水、天水一名的由来。

赵先生首先从20世纪70年代和近年相继出土于西汉水岸边甘肃礼县永兴乡蒙张村、文家村的两件青铜器铭文入手,发现“天水”作为地名,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确之凿凿地被铭刻在曾经与古汉水相连的西汉水上游这两件秦先祖使用过的“天水家马鼎”上。

接下来,赵逵夫先生根据包括《禹贡》在内的历代典籍得出结论:“‘天水’是汉代以前汉水(今之西汉水、东汉水的合流)的发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地在汉水上游有关。原因是从山东半岛迁徙到天水的秦先民,最早居在嶓冢山所在的汉水上游。

这个早年曾经濒临大海生活的部族在思念家乡时凝望夜空,将天空呈现的如江流涌动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后来,“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称,“汉”既指天上的云汉、天汉,也指发源于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童年的那条大水,因而人们因为“汉”也有“天汉”之意,便将汉水发源地命名为“天水”。

据此想象,在秦人刚刚迁徙到西汉水上游的年代,嶓冢山应该有一条激流奔涌、江水浩荡的河流从嶓冢山山脚下纵横交错的沟壑涌出,然后一路开山劈道,逶迤南下,并在秦岭巴山之间聚集起万千河流,成就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古老江流——古汉水。

因此,东晋《华阳国志·汉中志》才说:“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这里的古汉水东源,是指今汉江源头——自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烈金坝附近汉王山(后也叫嶓冢山)涌出的一股清流。不过,在包括《华阳国志·汉中志》在内的古籍中,汉江在它现在的上源宁强境内还不叫汉江,而被称作漾水,在勉县又被叫作沔水。

对于西汉水与东汉水分流的时间,至今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在汉代,有人说在南朝时期,但对于东西汉水分流地点应在宁强县阳平关关城与代家坝一带看法却基本一致。

历史上最早提出汉水有东西汉水之说的,是班固《汉书·地理志》,随后东晋常醵的《华阳国志·汉中志》也说汉水有两个源头。到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更为详尽地指出,是陕西宁强县阳平关和代家坝之间的潜溪河,让东汉水与西汉水相互沟通。但真正为古汉水东西相通提供科学考据,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

1953年12月,宝成铁路地质勘察工作者在勘查略阳至宁强地质构造时发现,从宝成铁路必经的三国古战场阳平关关城向东,经东汉水发源地大安镇到宁强县城之间代家坝一带地下,埋藏有大量鹅卵石、卵石层和沙砾层。根据打孔勘探实物及对阳平关与代家坝之间地形地貌观察,地质工作者得出结论:这一带是一处古河床。在并不遥远的地质年代,已经和嘉陵江挽手南下巴山,流入四川的西汉水和嘉陵江原来极有可能就是从这里向东,汇入现在的汉江的。专注于古汉水两源同流——即古汉水有天水嶓冢山和宁强嶓冢山两个源头的专家,对东西汉水分流的探讨至今还在继续。

一位叫秦州雁的作者在题为《汉水与天水、嘉陵江的古今地理关系》的文章里说,发生于西汉时期的大地震让原本与东汉水一脉相承的西汉水(包括嘉陵江)改道南下,进入四川广元,成为嘉陵江水系的一条支流。支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西汉时期甘肃陇南一带的确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山川移位,江河改道。这场在《汉书·五行志》和《汉书·高后纪》里都有记载的大地震,发生在公元前186年2月。(此处有删节)

秦州雁还根据《方域揽胜》记载和颜师古注释,以及他掌握的考察数据写道:“在古汉水上下游还未中断的西汉之前,位于宁强县阳平关镇与四川省广元市之间的朝天岭(《水经》中的‘冈山’)阻挡南北水流,使流经甘肃陇南的白龙江、犀牛江、青泥河等河流与陕南阳平关镇以北的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游)所有河流几乎全部汇入东流而去的古汉水河道,使关城的潜溪河河道连通东西汉水,又在略阳县西北的(今嘉陵江)河道,江水壅塞而形成高峡平湖的‘天池大泽’。由于‘天池大泽’的存在,宁强县与略阳县地势比较低的一些地段被淹没在古河道下。结合汉水与东西汉水的地名演变可知,这里曾经发生过河流袭夺现象,原有的汉水河道因为外力影响而中断了,原本属于汉水中游的地段变成了流程变化以后的新河道的上段。”

实地考察发现,大安镇、烈金坝到宁强县城之间是一道自北向南,平缓低矮的丘岗——如果不是剧烈地质运动让新崛起的高地将东西汉水分流,长江两大支流嘉陵江和汉江之间的分水岭怎么会如此低矮平缓呢?谁都知道汉江盆地是汉江江水冲击的产物。然而,从现在汉江源头大安镇到汉中盆地西部边缘勉县区区不过几十公里,这时的汉江还是家有儿女初长成,刚刚起步,汉江要形成大江大河所拥有的“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浩然之势,尚需走更多的路、接纳更多江流才能完成。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秦岭巴山之间拓展出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5-25公里的巨大盆地的呢?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更远的地质年代,由于一条自西向东滚滚而来的巨大江流经年不断的冲击,才创造了这个陕南秦巴山区唯一的平坦富庶之地。历史上,拥有如此巨大能量的河流,唯有东西汉水尚未分流之前的古汉江。

完全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那场大地震发生之前,在略阳两河口接纳了嘉陵江的西汉水以更加汹涌澎湃之势滚滚南下。汹涌的激流到阳平关,被壁立而起的大巴山迎面拦截,被迫转向东流,并在金烈坝再次接纳另一个源头诞生江水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在秦岭与巴山断裂带之间滚滚东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山运动中遗留在秦岭——巴山之间的断层、裂隙、沟壑、洼地,被西汉水带来的泥沙等沉积物埋葬、填平,一块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由此诞生。

地球上所有冲积平原和盆地都是这样形成的,汉中盆地不会例外。

一条江河多个源头在世界河流史上并不罕见,更何况对于现在汉江源头(也就是东汉水),历来就有嶓冢山、玉带河、沮水三源同流之说。直到2011年10月,西安召开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普查办河源考证座谈会上,专家才最终确定将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确定为汉江源头。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古汉水有两个源头的历史。关于这一点历史地名也提供了同样的信息,在东西汉水发源地天水和宁强两座嶓冢山附近,同时有两个叫汉源镇的地方,一个是紧邻西汉水源头的甘肃省西和县县城所在地,另一个是宁强县县城所在地。

这不是巧合,而是古汉水留下的历史胎记。(由于版面字数所限,本文有大段删节。)

新闻推荐

宁强产业扶贫拓宽贫困户致富路

本报讯(通讯员王秋伟)去年以来,宁强县将产业扶贫作为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技能培训、帮扶...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