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转业军人的乡村坚守 记宁强县杨家坝村“第一书记”张喆
?张喆(左)在大棚里察看羊肚菌发菌情况。
本报记者 姚远 文/图
今年29岁的张喆,2008年12月入伍,在重庆某部队服役。2009年2月,张喆到吉林某装甲技术学院学习,时任某班班长,被评为训练标兵,受嘉奖一次。2009年9月,张喆回原部队,2010年10月入党,2010年12月光荣退伍。2012年6月,张喆被安置到宁强县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大队工作。2016年10月,张喆被单位选派到太阳岭镇杨家坝村担任“第一书记”。
太阳岭镇,位于宁强县城西北部,地处偏远,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杨家坝村是全镇6个贫困村之一,全村8个村民小组,367户12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367人。
两年多来,张喆为杨家坝村争取项目资金721万元,实施架桥修路、安全饮水、农田灌溉等工程,惠及每个农户。截至目前,该村还剩24户29人没有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9%下降到2.28%,达到了整村退出贫困条件。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是我们当兵时候的口号,在精准脱贫的新战场,也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张喆说,不论贫困户家住多远,跑多少趟,对数据进行核查,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都不能有半点马虎。
“当兵的时候,是保家卫国,而现在脱贫攻坚,是帮老百姓致富。”张喆告诉记者,杨家坝村自然条件差,耕地面积3409亩,人均才2.7亩,老百姓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还有就是天麻、羊肚菌、食用菌、土蜂蜜、牛羊等种养业。
老石今年70岁,当了44年小组组长。他家享受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将4间土坯房拆除修起了新房。家里种植天麻和魔芋各3亩,又零星栽种了一些木耳和香菇,收入有1.2万元。“张喆这小伙子人勤快,办事踏实,爱到老百姓家里去了解情况。”石正仁说。
在张喆的鼓励下,今年62岁的石正义,利用自己家0.7亩土地,又流转了周边农民3.3亩,搭建起11个大棚,种上了4亩羊肚菌,成为镇上羊肚菌种植大户,又种了15架金木耳和30架黑木耳,今年家庭收入还不错。
“羊肚菌每亩成本要5000多元,收成好的话,每亩纯收入有2多万元。”石正义告诉记者,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适宜发展羊肚菌,他们经常参加镇村和包扶单位的技能培训,加上种植实践,已经成为羊肚菌种植方面的“土专家”。
“羊肚菌是高档消费品,行情好的时候,每斤能卖七八百元,但是消费群体偏少。”张喆打算,利用他当兵的人脉资源和懂电脑的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和联系有关电商,帮助农民打开销路。
据了解,太阳岭镇下辖6个行政村,1个深度贫困村和5个重点贫困村,每个村产业各有特色,今年4个村286户1018人成功退出贫困。
新闻推荐
秦州区齐寿山庙会场景李三祥/摄嶓冢山,是中国古代名山。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有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