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的电商扶贫梦

汉中日报 2018-12-14 10:59 大字

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二组五保户杜明春因患病,生活十分困难。杜天超多次去他家询问生产生活情况,为他购买了取暖炉和煤,送去钱、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和药物,并通过互联网为他寻求社会帮助。

本报通讯员 黎德华 文/图 他是在网上把宁强巴山腐殖土卖到大城市的80后,他是通过“山里娃山货土产”网店赚到100万的巴山汉子,他是拿出所有积蓄依托“山里娃山货土产”电商平台发展高山生态农业电商平台,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村官。他,就是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33岁的杜天超。

“山里娃山货土产”网店 杜天超家里姊妹3个,由于家境贫寒,两个姐姐勉强念完初中就辍学了,被父母视为“全家希望”的他幸运地读完了高中。高中毕业后杜天超不忍心看着日渐苍老的父母再为自己的学费发愁,2002年,17岁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江苏丹阳做装修设计,挣钱养家。那夜,希望他读书跃出农门的母亲绝望地哭了一夜,杜天超边为母亲擦干眼泪,边许下诺言:“等我赚足启动资金后,一定会回家乡来发展。”

10年后,杜天超回乡开始创业,他拿出打工所挣的20余万元,在巴山镇石坝子村做起了珊瑚玉生意,同时开办了“山里娃山货土产”电商网店,主要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他研发加工的“香菇酱”“橡子粉皮”“火麻油”等品牌农家特色产品,在网店上备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到2016年,杜天超已经通过“山里娃山货土产”电商网店收入100余万元。

“公司+互联网+生态农业”让巴山农户抱团致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杜天超意识到单纯的电子商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有实体公司和特色农业基地。2017年,他注册成立了“宁强县西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80余万元做起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园基地项目,动员石坝子村杜胜春等40户贫困户拿出家里闲置的土地来打造农业产业园基地。当年完成土地流转500亩,建设原生态水果“野草莓”基地150亩,“巴山野生地瓜”基地200亩,有机蔬菜50亩,打造独具秦巴山区特色的田园景观带。

为了把公司做大做强,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他探索使用新媒体推销农特产品的路子。他注册了“今日头条”号,在上面推介巴山当地的民俗、特产、美景、美食等等。为了在平台发布更多的高质量原创作品,他挤出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寻找创作题材,期间他参加了“扶贫达人团”的学习,为了增加文章阅读量,他压缩开支先后购买了航拍无人机、大疆云台等硬件设备,进行了多次航拍和直播节目的录制,“功夫不负苦心人”,他运行的今日头条号被优先+V,并允许他在上面开设自己的店铺。经过两年来的努力,他的公司发展了,当地的贫困群众也受益了,石坝子村成为全县首批脱贫退出村。

今年,杜天超高票当选石坝子村副主任,当上村干部的他深知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石坝子村企业少,没有稳定的产业项目做支撑,如何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成为他思考最多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杜天超探索“公司+农户+电商+生态农业”的扶贫新模式,即:他经营的宁强县西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所销售的农副产品优先从贫困群众手中收购;公司基地建设期间及建成后用工人员优先从贫困户中选择,兑付用工工资优先给贫困户发放;公司基地建设期间每日用工均在20人以上,工人大多为贫困户,累计兑付贫困户工资达20余万元,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他还多次往返市县争取产业扶贫项目,成功引进椴木金木耳、香菇、脱毒马铃薯等种植项目,既增加了农户收入,又促进了企业发展。

新闻推荐

宁强群众家门口的专家医院

医生在给患者诊病。本报记者姚远文/图宁强县天津医院与10个乡镇卫生院共同建立医疗共同体,促进“医生、医技、病人”...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