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宁强 访宁强县县长黎建军

汉中日报 2018-08-30 01:05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兴 记者:宁强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黎建军:自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我县认真落实创建任务,坚持以放大生态资源效应、推进绿色循环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提升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水平,城市森林景观体系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我们的主要措施:一是大力度推进。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印发创森工作方案,召开“五城联创”动员会,对创森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并将创森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创森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高起点规划。以“身边增绿、抬眼见绿、共建共享”为主题,以“中心城区精品化、谷地丘陵园林化、浅山低山林果化、中高山区森林化、路河林带景观化、集镇村庄优美化”为主线,加强与“十三五”规划衔接,高标准编制了《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三是多渠道投入。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乡绿化、打造精品”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创建模式,推动各项资金向创森工作整合,引导社会力量向造林绿化汇聚,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为创森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全方位宣传。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地树木认养、生态科普宣教等多种活动,以及制作宣传牌、悬挂标语横幅、发送短信微信、展播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创森工作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创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是:创建过程中,我县坚持以重点项目推进森林城市创建,以工程建设打造绿化亮点,累计实施5大类22项创建工程,完成环城路、五丁路、108国道过境段等多条道路景观绿化提升,绿化里程24公里;在城区放置大型花箱100个,完成第四中学拆墙透绿;在城区河道打造“芦苇荡漾”湿地景观、“桃红柳绿”堤岸景观10.2万平方米,悬吊玻璃钢花钵800个实现立体绿化;实施汉水源森林公园千亩桃园和百亩杜鹃景观林建设,打造草川子花海300亩,“山花烂漫”森林景观初具规模。新增党政机关、居民小区、休闲广场绿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加强汉水源头保护性开发,完成步道绿化1200米,打造绿化景观节点2个;打造宁青路百里生态文明长廊,累计栽植竹木85.8万株,建设景观节点15个。完成造林绿化8.3万亩,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8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53%,城区绿化覆盖率4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40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13项指标超过国家标准。2016年,我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2017年5月,青木川镇成功创建为全国十个、全省唯一的“全国森林文化小镇”;2017年9月,我县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省级森林城市”。

记者:宁强县创森工作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如何推进创建工作?

黎建军:虽然我县创森工作进展较好,但在不同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力薄弱,部分规划实施的创森工程面临资金短缺难题。二是创森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项目尚停留于规划阶段,城镇公园绿化精品不多,还未形成宁强特有的森林城市景观。三是创森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在创森工作中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长效、常态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针对以上问题,我县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健全推进机制,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矿区生态恢复、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精心打造精品绿地,持续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造林绿化5000亩,实施道路、湿地绿化和景观提升15公里,实施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景观绿化提升16亩,绿化九龙湾社区、羌族文化产业园27亩,改造提升青木川景区秦家垭、韩家垭景观绿化65亩,完成关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12万平方米,建设肖家坝、二道河、七里坝、筒车河等生态示范乡村10个,顺利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努力为全市如期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卖掉南通房屋也要让扶贫项目落地宁强”

本报通讯员刘炳林罗昱坤大暑时节,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高寨子村的泥鳅养殖基地里,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挖土,工人们冒着酷暑在...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