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母擦肩而过

广元日报 2018-08-29 01:04 大字

2016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初十)晴

赶路途中,我又继续“石牛道”与“金牛道”的纠结。

从武侯墓出来,沿108国道走,基本为最年轻的金牛道线路:勉七里砭、土关铺、新铺、青羊驿、大安在一条直线上。但108国道正扩建,堵车严重,而我们今晚必须赶到宁强宣传部,才能找到向导,当地人建议我们走高速。所剩时间不多,上高速直奔宁强县城。

宁强地界三省、毗邻八县,境内为氐、羌聚居地,古称宁羌,明洪武三十年在县城建宁羌卫,后置宁羌州。1942年取“安宁强固”之意改为宁强。汉水三源头均在其境内,被称为“千里汉江第一城”,为全国五大黄金出产地之一。县城坠卧在秦岭南麓和大巴山北麓交界的绵绵山峦之中,被汉水南源玉带河环绕。古阳安关(今阳平关镇,唐朝三泉县)古代、现代均为秦蜀、陇蜀二道枢纽。三交之地,战略位置突出,宋朝为了监控巴蜀,设三泉为中央直辖县。

赶到宁强县已下午四点,好在夏日昼长,有大把下班时间可以利用。宣传部《金牛道》杂志执行主编王化斌同志亲自带路,经代家坝至大安镇,顺便接上代家坝中学的历史老师周凯。周凯老师近年来致力于古蜀道研究,曾骑着摩托翻山越岭找到很多古道路基和文化遗存,由他做我们的具体向导。

出门便是石子路,正爬坡时,前面出现一个施工现场,又遇新时代五丁,“中交四公司承建五丁关隧道”的横联入眼。我惊愕地睁大了双眼,原来这里就是秦岭与大巴山握手的五丁山,汉江中源漾家河的发源地,赫赫有名的五丁关!在毫无心理准备的不经意间与“五丁开关”处相遇,为此我专门记下了这一刻:2016年6月14日17时9分。详细查看了周围地形,高耸的两座山峦之间是一条窄而狭长的深谷,这就是武丁峡,也称金牛峡、寛川峡。《雍大记》载:“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地势与记述相符。显然,又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锁钥之处!

108国道原本从山边绕过去,现在为什么打隧道呢?原来是为安全考虑。五丁关上下二十里,坡度大,交通事故频发,开凿隧道,过往车辆就不用翻越五丁关冒险了。关口以前有祭祀五丁的庙宇,“五丁开关处”石碑。吟韵五丁关的诗词,竟然一句都背不出了。

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五丁开关,而是“石公石母”的故事。

石公、石母就在五丁关脚下的金牛峡中,西面石窟中有一罅隙,颇似女性生殖器,当地人称之为石母;东面石窟中有一钟乳石昂然挺立,颇似男人阳具,当地人称之为石公。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每当夜幕降临,石公和石母在金牛峡的潭中洗浴,然后偷偷相会。这时,两岸的山合二为一,金牛峡封闭,五丁关封关。直到第二天拂晓,石公和石母恋恋不舍地分开,各归其位。这时金牛峡恢复原状,五丁关重新通关。石公和石母日日相望,夜夜相聚,从未被人发觉。

有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僧人,早起赶路,来到金牛峡中,看到五丁关封闭,用禅杖敲打山门,惊醒了石公石母。僧人顺手用禅杖敲掉了石公的阳具。从此以后,五丁关即使夜间,也通行无阻。

该故事把人类的生殖崇拜、蜀道艰险、古蜀文化中的大石崇拜、尚五风俗等文化因子都杂糅进去了。一路听来,一车人唏嘘不已!

“我们这一带,从没人以邪恶的眼光来看待。”周老师说,传说中如果想生儿子,就往石公那边投掷石块,想要女孩,就往石母那边投。投中者吉祥,多次投不中者便不能如愿。当然,传说而已。不过,这些传说赋予了此地神秘的色彩。

我提议明天一定去看下。

“你来晚了一步,”两位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就在今天上午11点半至12点这个时间段,随着一声炮响,石母永远地消失了……”为了拓宽国道,地崩山摧石母死……相差五个小时,我们与上帝的女儿“石母”擦肩而过。我的那个遗憾啊!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回宁强,路过金牛峡,才看到108国道拓宽施工,施工单位不知情,我也不知道施工线路,所以石母未得以保护。”周老师说,他担心爆破会毁坏金牛峡的磨崖石刻,立即给县委县政府写了请求保护的报告,已得到了批复和落实,但是他却没想到石母会遭此厄运。“如果早知道,我一定会呼吁保护石母!”周老师满腔自责。

可是,可是世界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元夫)

新闻推荐

铿锵玫瑰托起生命彩虹——四川省名中医治疗室、广元市中医院妇产科发展纪实

“感谢你们对我的救命之恩!我今天来把出院时欠下的医药费交了……”日前,出院已近半年的朱女士来到市中医院妇产科,看望给她...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