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五虎将”(下) 公安灞桥分局民警田安伟、樊胜君的故事

三秦都市报 2018-07-20 04:48 大字

樊胜君(左)接待受理群众报案

田安伟拄着双拐,带病工作

◎新闻提示 

从去年以来,奋力追赶超越,成为大西安加快发展最响亮的旋律,践行“五个扎实”成为最鲜明的主题,振兴大西安成为每一位西安人最普遍的共识。

砥砺前行,离不开正确的方向;追赶超越,更要有科学的路径。

连日来,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西安公安灞桥分局,全面展现5位青年民警的成长历程和内心精神世界,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

公安灞桥分局党委以“铁军精神”和实干精神,把追赶超越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5位青年民警,用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合力。

走进他们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走进这些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群体们的故事:每一个危险的姿势、每一次生死的抉择、每一段温热的柔情,从中不难窥见他们的共同选择: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这是一种选择,更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担当和政治本色——追赶超越,“灞桥公安铁军”永远在路上。

忍病痛办案 拄双拐蹲守

今年5月9日,39岁的田安伟从治安大队调至纺织城派出所。

到任当天,赶上他值夜班。晚上,受伤的右脚,疼痛难忍,他心里犯了嘀咕,“不会这么凑巧吧?”

右脚是在去年11月受伤的。彼时,他在灞桥公安检查站当站长,工作时从一堵一米多高的墙上跳下时,踩在一块砖头上,右脚脚踝处,钻心地疼。

这个检查站全年无休,24小时运转,有“西安的东大门”之称,每天有上万辆车,从城东大动脉长乐路驶出古城,作为“守门人”的田安伟,任务不可谓不重。

田安伟没法请假,也请不开假。回家后,他在右脚受伤的地方,简单涂了点红花油,此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脚踝受伤的事。

“哪个外勤民警没受过伤?我当时想的是,忍一忍就过去了。”田安伟毕业于西北大学公安学院,当过3年巡警、11年治安警察,曾4次荣获个人三等功,连续3年被评为灞桥分局“优秀公务员”。

履新纺织城派出所的这个夜晚,田安伟被疼痛折磨得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所长陈世纪在派出所院子见到了他,“没睡好吗?眼圈这么黑。”

田安伟说了自己的病。“把鞋脱了,让我看看。”陈世纪一看,惊呆了,“我来联系医院,立马看病。”

在西安红会医院做完检查,连医生都不敢想象。“来得太迟了。”医生说,现在已经耽搁了病情,导致距骨坏死,必须马上做手术。

手术倒不复杂,但需要卧床静养3个月。田安伟一听,不乐意了,“我的天,我哪有时间卧床3个月?”

先后跑了四五家医院,结论都是一致的,必须手术,且要尽快。田安伟始终不肯,最后和医生想了个周全的办法,“先拄上拐,保守治疗。”医生提醒他,右脚决不能再负重,否则即便是将来做手术,也很容易留下后遗症。

于是,派出所里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作为刑侦副所长的田安伟,每天拄着双拐出现在各个案发现场,与民警们一起蹲守、指挥抓捕、研判案情。

无法回家 每晚和儿子视频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10点,派出所根据前期走访摸排的情况,初步锁定了一名涉嫌持刀抢劫的嫌疑人,准备实施抓捕。

“不去吧,心里老觉着不踏实;去吧,又觉得走路不方便。”左思右想之后,田安伟决定拄上双拐,带领4位民警,赶到嫌疑人所在小区楼下,开始布控。

当晚,嫌疑人牵一条体格庞大的牧羊犬,慢悠悠从楼上下来,像是准备去遛狗。

为了进一步核实嫌疑人身份,田安伟对现场情况分析后,决定先跟踪一段路,避免打草惊蛇。

“嫌疑人在前面走,田所长拄着双拐,在后面跟着。”办案民警邬弘文向记者回忆说,走了大约一公里左右,决定抓捕,“我们几个人合力将嫌疑人控制,田所长现场坐镇指挥,分局限犬办的几位民警,顺势将牧羊犬带走,这个案子,干得非常漂亮。”

邬弘文说,每一起刑事案件中,抓捕嫌疑人都是最核心的过程,且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有利时机稍纵即逝,田安伟之所以带病出现场,正是源于对工作的高度负责,“我很钦佩,也很感动。”

田安伟的妻子是一位户籍民警,是典型的双警家庭。

从他家到派出所,步行不到10分钟,但是因为工作繁忙脱不开身,且不愿意因为伤情给单位添麻烦,经常在办公室过夜。

他的二儿子不到两岁,晚上见不到爸爸,只能视频聊天。

“只顾大家,不顾小家。”教导员刘静告诉记者,分局每次的刑侦业务例会,田安伟从不会请病假,也不允许别的民警代他去,“刑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问,只要是涉及到业务的事,他从来都是亲力亲为。”

往返1000公里找回丢失手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常年扎根在刑侦一线破案缉凶的刑警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今年7月6日,席王派出所35岁的刑警樊胜君,接到一个报警电话。

电话是辖区席王村一家小吃店老板打来的,店老板说,早上9点半左右,他放在餐桌上的一部苹果手机不见了。

手机是被谁偷走的?店老板说不清。他说,手机里保存着大量外卖客户的资料,一直能打通,但始终无人接听。

樊胜君赶赴现场,调取周边监控后,锁定了一辆红色的路虎车。

据店老板回忆,这辆路虎车里有5个人,曾在早上的时候,来店里吃凉皮,吃完后,便开车离开。

于是,红色路虎车成为了唯一的线索。查看监控后发现,路虎车在不远处的香王收费站,上了西汉高速,一路朝汉中方向开去。

“追。”樊胜君带领民警沿着路虎车的行驶轨迹,一路追踪,下午6点半,到了宁强收费站。

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山路,路很窄,陡峭得厉害。

此时,下了雨,整个路面崎岖泥泞,开车非常危险。樊胜君一边向附近的村民打听路虎车的行踪,一边请求当地的宁强县公安局巴山派出所支援。

“路太狭窄,只能一辆车通过。”樊胜君告诉记者,走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出现山体滑坡,“我们的车刚刚开过去,后面的路就塌方了,险象环生。”

当晚9点多,找到了路虎车的车主。

车主介绍,他在外地工作,事发当天,一家五口人,开车回汉中老家办事,途经西安,匆匆吃了点早饭,“我在开车时,曾听到过手机响,但没太在意,就把手机扔在了后备厢,一直急着赶路,没立即报警,很抱歉。”

因涉嫌侵占,目前这件事通过法院自诉程序处理。

“手机事小,但群众的诉求事大。”樊胜君说,这趟出差,他往返1000多公里,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帮助群众找回一部手机,虽然辛苦,但很值得。

樊胜君将“不放弃任何一件小事”作为工作座右铭,这背后其实彰显的是实干精神。

今年7月,他顺利帮助一位走失了4年的女子找到家人。4年来,他3次对女子的家人进行回访、采血、比对,不放弃这条线索,并通过陕西省公安厅合成作战中心,在宝鸡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将女子成功找到。

“女子有智力障碍,4年中,她的父亲为了找到女儿,黑发熬成了白发,”7月12日早上10点,樊胜君带着女子的父亲赶到宝鸡,见到女儿的一瞬间,老人老泪纵横,场面让人动容。

樊胜君当时也哽咽了。“再久都不能放弃,再难都不要怕。咱当刑警,就得这样。”

◎记者手记

灞桥警方“五虎将”只是灞桥警方追赶超越,打造“公安灞桥铁军”征途中众多民警的一个缩影。

为了获得相对客观真实的评判尺度,记者连日来几乎跑遍了整个灞桥区。

5位民警的故事,若干个片断,如同雪泥鸿爪。但是彰显出来的,却是“灞桥公安铁军”的精气神,他们身穿警服,头顶警徽,用赤胆忠诚守卫着一片蓝天,

追赶超越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无论是带病出现场,还是执着坚守、不言放弃,在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体现着法律的尊严、正义的力量和职业的操守,也鲜明地体现着人民警察满怀爱民之心、恪尽爱民之责的奉献精神。

灞桥区政协副主席、公安灞桥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毅刚说,5位民警这种超前意识、主动意识、首创意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灞桥警方每一位公安民警在追赶超越中,自我革命、不甘落后的精神,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信念和榜样的力量,也将成为灞桥警方打造“公安灞桥铁军”新的精神标杆。

文/图本报记者宋雨晁阳实习生杜豆

新闻推荐

宁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31人

本报讯(通讯员陈华)今年以来,宁强县全方位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力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城乡居民百姓有事可干、有业可创。...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