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旅游开发美了宁强镇村富了民

汉中日报 2017-11-29 12:0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长波 今年以来,宁强县不断创新全域旅游扶贫机制,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截至10月底,全县接待游客333.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7%、42.4%。全县从事旅游业的贫困户10500人,发展旅游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带动2300户11234人脱贫。

打生态牌,找准旅游与扶贫结合点 凭着好生态、好风景、好山水,“现实中的桃花源”草川子景区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前来游玩。头脑灵活的景区村民就开起了农家乐,没想到还挺赚钱,这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希望。

“宁强旅游资源丰富,可如何将旅游与扶贫相结合,找准二者的结合点是关键。”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说,遵循“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该县深入挖掘贫困地区旅游资源,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好的镇村,着力打造“四园三区”旅游景点。

该县依托陕川交界之地最佳森林避暑度假胜地、羌族文化、观光农业,打造汉水源森林公园、羌族文化产业园、梦回羌寨园、玉皇观观光农业示范园“四园”旅游景点;围绕古建筑群等历史古迹、汉江发源地、奇山异水,打造青木川景区、汉水源头风景区、草川子风景区“三区”旅游景点。同时,在景区内建设生态茶园300亩、银杏苗圃200亩,依靠产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截至目前,青木川景区完成5A景区提升规划,完成投资1.48亿元;羌族文化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0.895亿元。

整合资源,开发项目带动贫困户致富 巧借山水灵秀,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是该县高度重视的大事。截至目前,该县景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改善7个贫困村基础设施。

该县把旅游扶贫产业作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突出全域旅游扶贫,以二道河村和肖家坝村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家乐饮食娱乐业,以农家乐饮食、特色民宿带动推动扶贫脱贫;依托“山水林田屋、花草果药蔬”自然资源,大力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开发特色产品,建成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千山茶园、青年茶场旅游扶贫产业。

“目前,我县建有农家乐105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2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家,直接从业人数500余人,间接从业人数1000余人。这些农家乐主涉及贫困村7个,带动贫困户200余家。”该县扶贫办相关人员介绍说。

挖掘特色,乡村旅游亮点频现 宁强县瞄准陕甘川都市人群,利用汉水源头鸡鸣三省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把丰富的旅游资源同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资源有机融合,以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为支撑的休闲观光旅游业带火了一个个巴山深处的天然绿色小镇。一大批观光型、采摘型、科技型、游玩型的蔬菜园、核桃园,如绿色宝石一样点缀在宁强山川。

巴山镇围绕“党建+旅游+贫困户”的发展思路,把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产业来抓。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以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石羊梯田油菜花海、关口坝千亩高山蔬菜生态产业园区、麦子坪百亩野菊花沟、大坪山千亩高山草甸、关口坝苏维埃政府及军械所红色文化等旅游景点。

“去年冬天,我们支部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县电信公司支持,为村上200余户贫困户发放油菜种1200袋,并邀请县种子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引导农户实施规模种植。”石坝子村党支部书记宋国建说,春天绽放的油菜花海吸引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带动了石坝子村的农家餐饮、县城住宿等行业。

新闻推荐

安乐河镇找准富路子斩断穷根子

本报讯(通讯员刘小云)宁强县安乐河镇立足当地实际,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富民产业,落实扶贫惠民政策,让贫困户们告别贫穷,过上富裕生活。该镇地处偏远,山峰连绵,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大多数贫困群众文化程度...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