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宁强75个院子“上锁”保护

汉中日报 2017-09-15 10:12 大字

宁强县典型的院子建筑——青木川魏氏宅院。?黎德华 摄

本报通讯员 何宗习 日前,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秦巴山地——汉中宁强,在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发现,全县以“院子”命名的地名达到了75个,这些院子地名对研究当地的羌族民俗、建筑风格、民族迁移、人文变迁有着重要的地理参考价值。随着75个院子地名正式录入全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这标志着对院子地名已开始了“上锁”保护。

对宁强羌族民俗有着研究,并参与地名普查的工作人员周凯介绍,一直以来宁强老百姓的住宅,深受川北民居的影响,形成了“一字开”“尺子拐”“撮箕口”“吊脚子”“偏搭子”等多种建筑风格;但很多大户人家依旧钟情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四合院”,把建一座“四水到堂”的印盒子院作为家族兴旺的标志。于是,在宁强的大地上,留下了很多以院子命名的地名,也留下了许多院子建筑。如今,现存的院子典型建筑是青木川魏氏宅院。

在该县已普查出的75个含有“院子”的地名中,既有上院子、下院子、中间院子、小院子、大院子、前院子、后院子、石院子,还有12个“院子里”,另外还有“沈家院子”“刘家院子”“成家院子”“罗家院子”等以姓氏冠名的院子42个。

周凯介绍说,每一个院子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宁强和略阳交界的大山中,一座“老屋里”和一座“新房里”在河道上下遥遥相对。据说,当年老屋里是“三进三出”的小院子,主人的儿子在大安说了一门亲事。女方的管家来看门户,受到怠慢。回大安后,管家打了破嘴,给主人报告“说起来是大户,他们的正房还不及老爷的马圈,把女子给他们,难得遭罪。”一门亲事黄了,老屋的主人发誓要给儿子修一座“四水到堂”的新院子,从四川请来工匠,经过十几年,耗尽了积蓄,修了一座高大宽敞的四合院,还在房前屋后,广种桃树,在大山深处建起了“世外桃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院子”的时代过去了,风格多样的房屋建筑分布在宁强的城乡。“院子”渐渐成为了一个时代最深的乡土情怀记忆。

新闻推荐

宁强多管齐下推进环保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何宗习王瑞娇)今年以来,宁强县强化责任落实、环保投入、环境宣传,切实提升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水平。该县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成...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