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首次乘机者的连心桥——汉中机场“为首次乘机旅客送温暖保畅通”活动侧记
本报通讯员左璐
汉中市外出务工者靠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拼搏,为当地城市的繁荣发展日夜忙碌、风雨兼程。辛劳之外,对家乡的思念,与亲人的团圆相聚,则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为了这份团圆,尤其是为了服务好首次乘机,前去探亲的旅客,汉中机场人付出了很多。
两封手写的感谢信
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汉中机场在“汉人老家”服务品牌的基础上,为“首次乘机旅客”定制服务内容开发8大类服务产品。2021年9月,在民航西北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持续开展为“首次乘机旅客送温暖保畅通”活动。截至12月7日,累计保障首乘旅客202人,托运行李67件,手提行李222件,口头感谢和电话表扬73人次。
2021年12月6日,由9个汉中姑娘组成的问询班组收到了入职以来的首封感谢信。这份署名为张彩霞子女的信中写到,12月4日,家中老人需要乘机看望在外务工的儿子,家中的女儿由于工作无法同行,只能送至机场候机楼。机场工作人员知晓情况后,随即为老人办理好相关手续,陪同老人登机。看到热情的工作人员,作为女儿的她这才放心。第二封感谢信,是一名乘客的儿子所写,旅客同样是飞往深圳探亲的年迈父母。他称赞工作人员协助办理乘机手续,陪同老人登机,虽然是小举动,但令他非常感动。老人下飞机后也打电话夸赞,让老人体验了一次温馨的旅途。
据了解,问询班组每天都要接送7至8名首次乘机旅客,听到三十多次谢谢,对于感谢信上的细节她们已经没有太多印象了。在她们看来能让每一位首次乘机的旅客享受到如家人般的照顾是她们的义务,而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服务更多对象则是她们的最大动力。
弄错了的身份证号
衡佳敏,25岁的城固姑娘,来汉中机场工作已经一年多,是机场问询班组中的普通一员。一年多时间里,衡佳敏从一线员工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产品的制定及调整。她和同事们一起,先后从旅客年龄、目的地、预约方式等方面,展开首乘旅客构成比数据分析。50至80岁老人占比首次乘机旅客81%,从目的地来看深圳、广州、北京占比54%。针对这一类服务对象,机场公司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反复研究服务工作、完善服务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爆检查岗位在入口处主动询问是否首次乘坐飞机,主动帮助老年人注册扫码等协助工作。候机楼内通过设置固定“首乘引导员”等服务举措,有效地加强服务链条的串联和各岗位的对接工作,确保服务节点无缝衔接。进入冬季,针对今年的极寒天气及老年人的身体特点,衡佳敏她们购置了毛毯、暖手宝等物品为老年旅客送去温暖,为所有的扶手加装了棉套,为老年人配备了老花镜、拐杖,增加了轮椅的数量。
衡佳敏说:“对于感谢信我觉得感谢的不是我们个人,而是服务产品本身。为首乘旅客服务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两个老人带了个6岁的小孩,一起去深圳与亲人团聚,帮他们办完乘机手续后,陪同一起进行安检,两个老人没问题,就是小孩身份证号错了,过不了安检、上不了飞机。两个老人不会使用手机打电话操作,值机工作人员就直接给航司打电话沟通,用最快的时间给小孩更正过来,顺利登机。”对此,两位老人很是感谢。首次乘机旅客服务还在继续,温暖更多的团聚路,让更多的家人团聚,汉中机场将贡献更多的空中力量。
新闻推荐
一天,我和爷爷出门时,院子李爷爷拦下了我们的车,他抱着一只不断咳嗽的波斯猫,我说:“这只猫应该感冒了。”我让他上了车,他说:“...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