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中院出台十项便民利民措施
本报讯 为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加强登记立案服务。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登记立案,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具体内容。
开展跨域立案服务。安排专人负责跨域立案工作,与全国法院实现密切协作,引导当事人到就近法院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跨域立案,当事人不必再远程奔波,可以在“家门口”就近立案。
提供诉讼便利服务。配备老花镜、便民医疗箱、便签纸、饮水机、口罩等设施,印制《诉讼服务指南》。提供现金、支付宝、微信、网银等多种诉讼费缴费方式。
运用热线开展服务。拓展12368诉讼服务热线功能,线上受理群众反映的案件查询、催办案件、联络法官、投诉举报等事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
强化诉前调解工作。依托法院调解平台,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平台化解矛盾,充分利用诉讼引导、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加强对诉前调解优势的宣传,方便群众足不出户进行在线调解。
推进电子送达工作。应用邮政跨区域集中打印送达裁判文书功能,将民事诉讼文书推送至邮政平台集中打印,让群众在家门口领取诉讼文书。开通10102368电话送达专用号码,为当事人提供电话送达通知、引导电子送达、接待当事人上门自取等诉讼服务,方便当事人及时、快捷地领取、查收应诉材料和开庭传票。
加强司法鉴定工作。采用线上方式,使当事人在就近法院完成从鉴定申请到鉴定机构选择确认等工作,减少当事人诉累。建立完善诉前鉴定机制,发挥多元解纷,降低当事人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通过网上随机摇号方式确定鉴定机构,减少当事人选择鉴定机构的奔波。
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应用“云上法庭”远程视频开庭、在线视频调解功能,使当事人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参与诉讼,参与在线调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高司法便民水平,减轻群众诉累。
执行事项网上办理。当事人申请执行立案的,无需提交法律文书生效证明,由法院自行核查。应用网上保全系统,进行网上交纳保全费、在线提供担保。应用智慧执行APP,方便当事人查看执行案件办理进程、联系执行法官、提供财产线索等。完善改进执行案款兑付流程,施行立案时统一登记领款账户等信息,让当事人少跑路。
开展执行大会战活动。在全市法院组织开展“三秦飓风·2021—天汉风暴”百日执行大会战活动,围绕涉民生案件集中开展执行专项行动,力争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行到位,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救助到位。 (汉中中院)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5日,由汉中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主办的“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汉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中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