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中“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品质”更优 汉中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现场记
□ 记者 满淑涵 康斌 谢昊天
秦岭南麓、汉水之滨,春潮涌动,生机盎然。
汉中“两会时间”分秒充盈发展信心,汇聚奋进合力。2月23日,汉中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名委员依次走上讲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资政,从善政兴业到惠民宜居,从挖掘潜能到释放活力,聚焦热点干货十足。
文化底蕴涵养城市气质
汉中地处秦岭巴山之间,奇峰秀水为发展旅游产业赋予天然优势。汉中市政协委员李龙正认为,打造汉中“四季、三代、两山、一都”体育旅游势在必行。应围绕秦岭巴山特色资源,面向老、中、青三代,发展四季咸宜的体育旅游项目,将汉中打造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户外休闲之都。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渐成热潮,民宿经济持续升温。汉中市政协委员刘军建议,要避免乡村民宿低层次和同质化发展,从建筑风格、文化主题、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充分彰显农村“土气”,善于利用乡村“老气”,巧于焕发农民“生气”,精于融入时代“朝气”,让游客既享舒适度,又品特色化。
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如何将汉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是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答题。汉中市政协委员张鑫建议,要借助地方高校人才、科研以及思想等优势,设计、打造亲民的汉文化文创产品,开展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培训和公益展览等活动,增强汉文化亲和度和感召力。
以学促研汇聚创新力量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汉中市政协委员王玲调研发现,目前,汉中市中心城区存在学位供需矛盾突出、学校布点明显失衡、教育投入总量较低、教师编制严重紧缺等问题。她建议,要绘好高线谋划、中线均衡、主线推进、辅线补充、内线管理“五线谱”,把中心城区建成教育书香福地。
汉中市政协委员杨美华关注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她建议,加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使其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有效疏导。
随着清华大学氢能源燃料电池研究中心落户汉中,民营民用货机项目正式启动,陕钢集团钢铁产业研究院正式组建,一批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相继建成,汉中市正全力打造“学研在汉中”城市品牌,将“产、教、城、人、科”融为一体。为此,汉中市政协常委樊华建议,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新模式,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人才培养与输送长效合作机制,共享技术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搭创新平台。
兴业奋进共绘崭新蓝图
统计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对汉中市GDP的贡献近50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汉中市政协委员饶义钟认为,要推进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前瞻性布局。要立足汉中欠发达内陆城市的特点,用好用活用足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完善航空、新材料、精密制造、核工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搞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原动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动员,汉中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汉中市政协委员何耘认为,一方面,要消除人才回流农村、发展农业的制度壁垒;另一方面,要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与小农户的利益联接。此外,还应继续做好土地整治、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历尽千帆归来,还是家乡最好。”汉中市政协委员张红常年在外创业,她说:“今日的汉中,‘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品质’更优,已成为近者悦、远者来,值得信赖的希望之城。”她表示,作为汉中儿女,要不懈打拼,勇做奋斗时代“弄潮儿”;情系家乡,当好汉中形象“代言人”;造福桑梓,成为投资兴业“主力军”。
打造汉药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城市“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问题,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节水长效机制……会场内外,委员们希望更多真知灼见转化为助力汉中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招。
新闻推荐
本报汉中讯(记者陈卫平)2月20日上午,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工作新闻发布会,院党组成员、副...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