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里党旗红 汉台区汉王镇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固脱贫促振兴侧记

汉中日报 2021-01-13 08:23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有逵 候俊怡 汉台区汉王镇以党建为统领,以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为目标,确立“新型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作用,扶持培育集体控股龙头企业。以“1+14+N”模式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小群体”“弱群体”与“大龙头”“大市场”有机连接,使生产中种植意愿前端和产品销路末端有效匹配。通过改革促进产业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融合发展,激活农业活力,为探索农业产业发展以及集体经济壮大提供了新的路径。

立足农业产业实际,找准问题根源

该镇党委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实地调查走访、召开村组干部会、请教农业专家等形式,找准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该镇前期的农业产业发展基本属于农户“散种散销”的松散模式,劳作方式传统,生产技术落后;没有种植规划、没有品牌意识;农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方式属于“有什么卖什么”,无法招揽大客户和大订单;种植意愿前端和产品销路末端无法有效匹配;农户收益极低,抵御市场风险不强。针对存在的不足,镇党委集思广益,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紧盯产销“两端”,释放“农”“企”活力

“1+14+N”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1”是指一个由村集体控股的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负责解决“种什么”和“往哪卖”问题;“14”和“N”是指14个村和N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他们只用负责决定“种多少”和“怎么种好”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效解决产销难题。达到“政府牵头做两端,农户安心搞生产”良好效果。

一方面,由群干村经济合作社控股的产联体龙头企业“华凯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具有对外签订单、对内发布订单、收购各村农产品等职能,使农户农产品直接对准市场,完成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对接,农户生产的各类农产品无论多少都可以收购,之后统一分拣、包装和销售。这样既可以保证贫困户和农户利益不受损,又可以保证“产出端”和“销售端”稳定。另一方面,由产联体中1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选准的种植项目订单,分解到社员手中,由他们在产联体技术指导下完成种植,获得相应收益,既规避单兵作战风险,又保证农产品质量。

去年,产联体累计完成板栗南瓜订单600余亩、水果玉米300余亩、豇豆600余亩,带动入场务工2万余人次。其中带动贫困户200余户700余人,支付务工工资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和群众收益进一步提高。

同时,该镇以产联体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各村建成“果园种植示范基地”1000余亩,抱团发展黄花菜产业1200亩。“红星村菜园子”项目以智慧农业、爱心认领为主题,取得明显成效;汉王花溪湾休闲农业项目以抱团发展、农旅结合新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经验,也成为该镇旅游一张名片;汉王大集、“直播带货”等形式,也为该镇农副产品提供更加广阔销售途径,打通城乡直供直销“最后一公里”,拓宽农产品“出路”。

党建凝聚合力,团结一心促发展 为凝聚发展力量、加快发展步伐,该镇建立产联体党支部,由镇党委副书记任产联体党支部书记,将各村支部书记和产业负责人中的党员纳入支部,统一管理。按东、中、西三个产业区域划分3个党小组,分别负责区域内产业项目实施推进,在各党小组之间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具体工作锻炼,将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产联体中优秀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截至目前共吸纳党员40名,其中将党员培养为致富带头人15人,将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4名。产联体党支部发挥引领产业发展、凝聚发展合力、培育发展人才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为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

该镇通过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初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种植意愿前端和产品销路末端有效匹配,形成较为稳固的农业产业链条,也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抵御风险能力。

新闻推荐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 警电协作重拳打击窃电行为

 本报讯(记者张晓亮通讯员黄军虎周琼)日前,汉中通达运输公司窃电案经汉台区人民法院审理,7名窃电犯罪分子分别判处有...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