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华:用瘦弱肩膀扛起多舛家庭
本报记者 王茜15年,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她用常人无法企及的毅力,细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她是善良坚毅的好妻子,也是孝顺勤劳的好儿媳,她就是2019年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汉中市第六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李平华。
“我不能放弃他!” 1975年出生在汉中的李平华,原本是汉中丹东丝绸厂一名普通的女工。1997年与氮肥厂职工王石(化名)结为夫妻,婚后小日子虽不算多富足但也幸福甜蜜。2000年“下岗潮”来临,李平华下岗了,那时候孩子刚出生没多久,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到了丈夫一人身上。
原本以为日子已经很难了,但屋漏偏逢连阴雨,2005年前后,王石时常觉得头晕,原以为只是没休息好就没在意,直到有天无缘无故摔倒。“去医院检查后他被诊断为脑瘤,当时就觉得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回忆起那段时间,李平华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主治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脑瘤,但风险非常大。丈夫还这么年轻,她和家人商量后决定采纳医生的建议,哪怕只有10的希望也必须去搏10%%一搏。然而,幸运之神没有垂怜这个苦难的家庭,没有一点眷顾,王石的手术失败了,结果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不能说话,不能张嘴吃东西,胳膊腿不会动弹,头抬不起来,就连睁眼都很困难,每天只能靠胃管输送流食来维持生命,他那时就仿佛是个婴儿,完全失去了自主意识。”李平华说,以前丈夫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倒下了,天也塌了。守在丈夫的病床前,看着没有意识的人,回想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瞬间,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他!
手术后王石在医院躺了半年,李平华就在医院守了半年,都没怎么走出医院大门。当时孩子才六岁,全靠婆婆照顾和接送上下学。有时间婆婆也会来医院给她送饭,但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在医院的食堂买两个馒头对付一口。“两个小时要给他翻一次身,还要给他换尿布、清理大小便,一刻也离不开人。每天晚上给他擦洗身体,帮他洗漱,再喂药,等一切结束差不多就半夜12点了,我就在医院的过道里铺几张报纸眯一会儿,一到时间又要起来帮他翻身。”说起那段辛苦又心酸的日子,她又哽咽了。她说自己吃苦受累都不怕,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不会放弃,只盼望着丈夫能好起来。
“再苦再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半年过后,李平华把丈夫从医院接回家照顾。婆婆年迈多病,孩子还那么小,几乎都帮不上忙。抱丈夫上下床、给他翻身、洗澡全都靠她一人。几年下来,身高不到11米66,体重也只有90多斤的李平华竟然可以一口气将丈夫从卧室抱到客厅。“他快11米88的个子,第一次抱的时候怎么都抱不动,还差点摔到地上。我那时候只能无助地默默掉眼泪,哭完擦干眼泪,还要想办法照顾好他呀。”她告诉记者,除了这些困难,最难熬的还是丈夫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全靠尿布来解决。刚开始的时候,她根本没法接受那种刺鼻的气味,就只能戴上口罩帮他清理干净。为了帮助丈夫尽快恢复,李平华每天给他按摩胳膊和腿部的肌肉,在她的照顾下,丈夫的手慢慢可以抬起来,还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看到他一点点的恢复,李平华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景不长,2010年,婆婆心脏病和哮喘症复发,身体每况愈下以致卧床不起。家里一下子出现两个需要照顾的人,李平华感觉自己内心的信念几近崩塌:“还有比这更困难的日子吗?我每天都要问自己,很多时候都很沮丧。但沮丧过后日子还要过下去,我还要照顾婆婆、丈夫和孩子,现在我就是他们的天,再苦再难我都必须咬牙坚持下去!”擦干眼泪,她东拼西凑找来点钱,给婆婆请了个陪护保姆,帮助照看婆婆起居,她自己也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看护婆婆。两年后,婆婆的病情恶化还是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如今,虽然丈夫大多数生活起居还要靠李平华照顾,但他可以自己吃饭,还能简单和家人进行交流。不经意他蹦出“谢谢”两个字,都会让李平华激动地泪流满面。他们的儿子今年21岁了,从小到大每天看着妈妈护理爸爸,时刻也想替妈妈分担。所以大学选专业时,懂事的孩子选了高级护理。李平华说:“我儿子今年毕业已经参加工作,下班回家都是他照顾爸爸。现在我只希望丈夫能越来越好,一家人的日子就更有希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彦智黄立军)截至12月7日,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全面完成2021年党报党刊征订任务。该区要求辖区各部门单位把...
汉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中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