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迎来丰收季!

汉中日报 2020-09-20 10:26 大字

本报记者 罗佩正值秋收时节,汉台区河东店镇张寨村种粮大户王明华又开始忙碌起来。

王明华的稻米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低着头摇摆,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台收割机轰鸣着,将稻子收割、脱粒,装了一车又一车。收割过程中,王明华不时抓上一把稻粒,咀嚼察看。

“今年稻子产量确实好,肯定是丰收了。”言语间,王明华显得特别高兴和知足。

今年47岁的王明华曾经是名农机手,农忙时节驾驶农业机械为周边农户、种粮大户提供耕地、收割等服务。后来他又经营长途汽车,生意红红火火。前些年,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量土地撂荒,他感觉特别可惜,便萌生了流转土地种粮的打算。2016年,王明华带头成立了青禾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村里520多亩土地,走上规模种粮的道路。

“你看这一片,还有东面那一片,只要是没收割的都是我们合作社的稻谷。我们种了两种稻,一种是美香占2号,一种是黄华占,亩产估计将达到1200斤左右,今年整体天气好,加上稻米种子好,相比往年增产不少。这几天已经有好几家超市上门定购了,美香占的价格大概每斤能卖到9.9元,虽然种地辛苦,但有甜头和奔头。”王明华欢喜地说。

从整地、育苗、插秧、除草、施肥到收成,事无巨细,但都至关重要,王明华亲力亲为、精心照料,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他更是一点也不敢懈怠,每天从早到晚坚守在田边忙个不停,稍有空闲,便下田捡拾稻穗,收拾车上散落的稻粒。王明华说,种庄稼不容易,不能浪费粮食,要颗粒归仓。

“种这么多田地,不怕赔本吗?”记者问。

“怕什么!现在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各种政策、补贴降低了种田成本,种粮人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实惠越来越多。就拿今年合作社买收割机来说,一台25万多元的收割机,财政补贴了12万多,我自己才出了一半的钱。从播种开始,三天两头都有农技人员下田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你说我们还有啥担心的”王明华说。

除了政府的“保驾护航”,王明华还有粮食丰收的最大“法宝”——勤勤恳恳做事。

“当初我决定承包几百亩地种粮时,家人都不理解,认为我是神经病,极力反对,担心我把自己十几年的积蓄赔进去。”王明华说。粮食规模经营必须走农业机械化道路,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先进的设备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然要求。刚接手这片农田时,田块不平整、没有农机、排灌设施老化等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为实现心中的“种粮梦”,他决定最大限度地加大农田投入,先后累计投资370万元,买农机、建库房、硬化场地……大大提高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从耕种、栽插、防治病虫害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新手,王明华深知自己的不足,主动加强与市、县、镇农业部门的联系,经常向农技部门请教种粮技术,并将机插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合作社稻米基地。为有效提高稻米质量安全水平和品质,他在用肥上严格把关,减少化学肥料投入,减少水源污染,使用有机肥加复合肥,最终经抽样检测他们合作社生产的褒斜褒河香米全部符合绿色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4年的农业实践让王明华更加坚定地认为,“干农业是最有前景的职业”。现在,他的目光已经不局限于每年“一茬油菜接一茬稻米”的种植模式,他希望合作社在未来的发展能有更大的突破,褒斜褒河香米能广为人知。

新闻推荐

创新品牌树高峰产教融合添动能 汉中市着力打造“学研在汉中”城市品牌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李佩蓉金秋九月,行走在兴汉新区,记者看到,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学校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该校落成后,将进一步满足...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