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情人节

兰州日报 2020-08-22 01:31 大字

家母很喜欢神话传说,小时候就常听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时候每每听完她的讲解,我都会很难过,对着母亲说:“牛郎织女,并不该相爱,相爱使得他们那么苦命。”母亲则笑着说:“七夕,可是情人节。”我问:“什么是情人节?”母亲则说:“你以后会明白的”。

随着年岁的渐长,我也到了谈恋爱的季节,自然地就过上了情人节。然而我对七夕不那么向往,原因是一到七夕,我就会想到牛郎织女的那段凄苦的爱情,一年才能见一次面,那是多么悲怆的一幕,于是我开始怀疑七夕,觉得它不应该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没有谁愿意带着自己的爱人,在那么悲怆的日子,去喜庆自己的爱情。

那么究竟哪一天才是正真意义上的情人节呢?

先说说七夕吧。《红楼梦》里,王熙凤生一女,出生那一天刚好就是七月七。王熙凤觉得出生这一天实在是个不吉祥的日子,这个孩子命将会很苦,于是请刘姥姥取名,希望名字能带来好运。刘姥姥给王熙凤的女儿取名:巧姐儿,这个孩子命运的转折全在于这个“巧”字。

《风土记》云: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酺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咸云,见天汉中有弈弈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七夕这一天,是乞巧节,是为牛郎织女祈祷爱情的节日,希望他们能在鹊桥相会;这一天更多的事祈祷和许愿。

我想人们喜欢把七夕定义为情人节,大概是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艰难,长久的分离,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这些浪漫的因素,使得人们愿意去相信这一天就是情人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古代很多的节日因为长期没被重视,而渐渐被人们淡忘,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例如上巳节。那么真正的中国人的情人节,是否应该是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正是因为这个节日被淡忘,和逐渐地被遗忘,才使得七月初七代替三月三成为了中国情人节呢?

为什么说上巳节可能曾经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呢?我们从历史记载来看。《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三月三,正是春天,万物复苏,正是青年男女恩爱的好季节。《溱洧》一诗写出了男女之间爱情的浪漫,让今人羡慕,我觉得选择在春天过情人节,相比选择在七月初七,即将入秋的日子里过情人节更有情境。而这一天我们不送玫瑰,而送芍药,更是何其自然,极具中国化本土的情人节。

再看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暮春就是三月初,王羲之携友人,出门游玩,这是王羲之的上巳节。再看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三月三,这一天杜甫出来游玩,看到出来游玩的美女,看到了长安的热闹和诗意。由此,我更愿意承认三月三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

三月三,人们在春光中,更适宜谈情说爱。三月三,这个节日现在还有些保存,例如傣族人这一天泼水节,用水洗去冬天残留下来的污垢,迎接春天,迎接快乐,迎接爱情;壮族,这一天,青年男女,集聚江边,对歌唱戏,多少爱情的故事,就从这简单的歌声中产生。

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也能在三月三这一天,从大自然里采撷一朵美丽的芍药,献给自己的爱人,在春光明媚,春水流荡的季节,放声歌唱,享受爱情。

想到这里,我的心因为即将到来的七夕而不平静了。在这个节日里,我看着天空,幻想着银河,想到了诗经里的几句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几句话送给牛郎织女更为妥当,在生与死之间,爱与恨之间,远远相隔,等他日银河相见,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的心在一种苍茫的时空中,看到了自己,不久我就要离开我的爱人,远赴南方,从此我们将长久的南北相隔,多少等待和疼痛也将在时间和空间中蔓延,此刻我似乎理解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同时我也理解了四行诗的意义,在这个传统的乞巧节,我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四句诗送给我的爱人,也送给我,希望我们再相见时,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陈伟

新闻推荐

实施各类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 航空智慧新城回归建设“快车道”

本报讯(通讯员赵航飞洪维)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突出项目建设主业,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项目支撑和要素保障,加速回归园区发展建设“快...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