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舌尖上的中国》,我真是喜欢死了《早餐中国》
彰州诏安绿豆爽重庆渝北区赵伍面庄的重庆小面
1.
也确实是后知后觉,我居然这几天才把《早餐中国》翻出来看。
必须说,和《舌尖上的中国》相比,我很喜欢《中餐中国》。原因有二:
一是它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画面更真实,摆拍的痕迹很少。相比之下,《舌尖上的中国》太装了,感觉每一道家常小菜都非要弄出个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家学渊源才行,不然都不好意思跟观众交待。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喜欢一道菜或一种食物,不是因为它多么有文化有底蕴,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好吃。你说火锅好有文化?但现在风靡全球,你能说它不高雅就不让它上台面吗?还有就是,《早餐中国》没有故作清淡实则矫情的旁白,“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天哪,听着是不是想打人!如果吃个东西还必须挤出这么多文化,那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不是要饿死一半?
第二,当然就是它的节奏!每集五分多钟,就像网友说的,“我一顿早饭还没吃完呢,它一集已经播完了。”多好嘛,言简意赅,反正它又不是教你一步一步怎么做,它只是告诉你,这个城市,这条巷子里,有一家店,店里有个什么东西特别特别好吃,下次如果你来了,别忘了去尝一下。就像有个豆瓣网友说的,“自从看了‘早餐中国’,我出来旅游都不爱睡懒觉了,一大早就爬起来去打卡这些早餐店。”对嘛,目的就达到了嘛。一集一个早餐店,一集一个主打食物,一集一首主打歌,重点突出,轻松自在,多好。
2.
实话实说,我是很不喜欢吃早饭的。一是因为我爱睡懒觉,没时间吃;二是我真的觉得早饭没什么好吃的,刚从梦中醒来,哪有胃口吃饭!无论是西式的蛋糕牛奶,还是中式的包子稀饭,统统无法下咽,偶尔来一次豆浆油条可以。
但看《早餐中国》第一季时,看到福建漳州那个绿豆爽时,我的口水一下子就出来了!真的,每到夏天,家人朋友就不停给我说:“煮点绿豆汤来喝嘛,“清热解渴,安逸得很”。但我实在不晓得哪里安逸了,经常一喝就有几张绿豆皮粘到嘴巴上,运气不好的话还会喝到几颗像铜豌豆一样的没煮烂的绿豆,整得我一看到绿豆汤就头痛。但是,《早餐中国》里那个绿豆爽,皮子是搓走了的,一颗颗绿豆芯煮得鼓胀鼓胀的,熬得糯糯的,再放点白糖,冰镇之后,可以想象,一口喝下去,是有多爽!
是的,我最喜欢吃这种又糯又甜还冰的东西了,所以我最喜欢去旅游的地方就是泉州,因为那里有我最喜欢的秉正堂,秉正堂里卖的东西就是这一卦的呀!每一样我都爱,经常吃得肚儿都圆了还舍不得走。所以,当看到这个绿豆爽时,尽管此时尚在疫情中,但我仍然在心中默默记下了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彰州诏安!
3.
当然,汉中的热面皮我也是有点眼馋的。是的,我对这种以佐料取胜的食物总是无法抗拒,看到那晶莹Q弹的白色米皮,放到一碗油里夹着红、红中泛着光的佐料里,再用筷子那么一搅,哇,口水自然来!
当然,食客也真是人才辈出啊。纪录片里那位穿蓝色衣服的中年男人,一看就是个文化人啊,出口就是“这个地方就是城固嘛。城固你知道吗?张骞出使西域,蔡伦造纸……”天哪,寥寥几句,让我首先对这个地方的食物垂馋三尺,紧接着又对这儿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行,必然抽个时间坐个动车,到汉中去耍一下!
4.
不过,《早餐中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二季里的重庆小面。
作为一个川东出生的人,我对重庆小面那真是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面确实就只有重庆小面,特别是那种韭菜叶子面,里面加几根空心菜尖尖、大头菜颗颗,再加一小撮花生碎碎,用力一吸,那好吃的阵仗,跟《安家》里房似锦吃面没什么两样。
而且这个赵伍面庄里的人也好耍,一个个活色生香的,说话之扯(幽默的意思)。里面一个食客说:“他家的小面,佐料至少比别的馆子里多了五角钱。”“我在这个店里吃了二十年了,我喊他大脑壳!”赵伍一边打佐料,一边呵呵笑。
老板赵伍也好耍,说:“(佐料)我在你手里亏了一块钱,那我就在后面的人里把这一块钱找回来,嘿嘿嘿一样的嘛。”介绍佐料里有哪些秘密时,先涪陵榨菜、宜宾芽菜、花生、大蒜……一一道来,然后猛然来一句“有些我不能跟你说!”舂海椒面时也是,一面舂一面介绍:“自己舂放心些。”导演听岔了,问:“什么新鲜些?”赵伍急得哟,一只手在胸口上抹上又抹下:“放‘心’!放心些!”椒盐普通话都憋出来了。
放单曲循环的歌曲时也是,他不仅放,还要亲自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然后哈哈一笑,说:“唱不来了!”妈呀,太好耍了。(夏周)
新闻推荐
春风十里,油菜花香。汉中是全国油菜主产地之一,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当地依托花海资源,创办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