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输液就是“大炮打蚊子” 输液,你必须知道的事

汉中日报 2019-11-07 22:04 大字

本报记者 张舒 罗佩

10月28日,汉中市人民医院贴出的《关于停止成人门诊输液》的公告引发了部分市民的议论。

“生病输液好得快,还能补充能量!”“我来医院挂号排队费好大劲,就给开点药,医生到底负不负责任啊?”“感冒老咳嗽,就是得输液消炎,不然时间久了会咳成肺炎的。”妈妈群里也在讨论,“是不是冬季儿童感冒高峰期,停止成人门诊为了更多的接收儿童患者?”

看来,输液这种貌似“简单快捷”的方式已深得人心。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而且停止成人门诊输液也不是刚开始实行,全国多家三级医院已陆续停止,在未来,将会有更多医院逐步取消。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给药原则。”汉中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明会说,“‘输液效果好且无不良反应’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反而,过度输液的潜在危害是很大的,不仅容易使机体产生耐受性,也就是俗话说的抗药性,削弱机体本身的防御机能,还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可导致休克及死亡。输液过敏反应大多来自抗菌药物,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因此我们的患者,尤其是孩子家长,不要主动要求输液,避免不必要的输液治疗。”

“专业角度来讲,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而输液微粒直径在1-50微米之间。普通输液器滤过最小直径为20微米,滤过率80%,精密输液器滤过最小直径为3微米,滤过率95%。也就是说即使是使用精密输液器,小于3微米的微粒也会直接进入血管内。注射的品种越多、疗程越长,微粒就会成倍累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会成倍增加。另外,大量微粒导致的微血管血栓、出血及肺动脉栓塞、肉芽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缓慢、长期的,人们切不可为了治疗小病而滥用输液,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滥用输液可谓是‘大炮打蚊子’,蚊子是死了,但既浪费了金钱,又误伤了身体。”陈明会说。

汉中市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付勇介绍说,“停止成人门诊输液也是为了深化医疗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我们和各县、乡镇医院都建立了双向转诊以及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这样小病不用跑大医院,检查结果我们利用医联体,通过互联网医疗,都能解决。加之我们在很多乡镇卫生院都有驻点医生,因此基层门诊就医是非常方便安全的。同时,也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之所以保留儿童门诊,是因为儿童病发快,基层没有儿童门诊,冬季是高峰期,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力,创建更加安全的环境来保障儿童的诊疗。”

据了解,过度输液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干扰人体正常防御功能;会加重肝肾负担,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增加细菌耐药性;可能出现发热、红疹等过敏反应,严重可导致休克及死亡;输液的辅助器材如输注管线、终端滤器、泵等,如质量低劣或不规范使用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那么,哪些情况适用于静脉输液给药呢?医生的建议是,病情危重或急诊抢救,需保持静脉畅通,以便及时给药;脱水且不能经口服途径补液;有呕吐、进食障碍等症状,不能口服药物及补液;严重感染性疾病需要经静脉途径给予大剂量抗菌药物;应用的药物仅能经静脉唯一途径给予。

通俗理解,输液是一种有创操作,可致血管损伤、出血、感染等,可将细菌、病毒直接带进血液中,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事关每个人身体健康,我们应该科学认识输液、合理使用输液。

新闻推荐

汉台:“三学三帮三管”抓实流动党员主题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叶亚楠)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汉台区坚持全覆盖无遗留,针对流动党员实际和特点,多措并...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