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从“住有所居”到“优居其所”

三秦都市报 2019-09-27 03:50 大字

陕南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汉中光辉社区一瞥(汉中市城市管理局供图)近年来,汉中市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以安居、宜居、乐居、优居为方向,全市人居事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以普通住宅为代表的商品房市场表现活跃,对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口聚集、消费带动、社会进步等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看好市场房地产发展量价齐升

据汉中市政府网站资料显示,在该市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将中心城区结构形态和功能分区确定为“一江两区三组团,三轴十个功能区”,以西进做大、东扩做强、南移做精、北优做特、老城提升为发展方向,经开、滨江、兴汉等6大新区应运而生。而据陕西理工大学学者张科强、李军所著的《2017-2018年汉中市房地产业发展报告》表明,2008年以前,汉中房地产业处于空白期,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已进入稳步上升阶段。普通住宅也从原本单一的多层物业向高层、复式空中花园、大露台阁楼等多种形式转变。随着“一江两岸”工程的建成,一些质量好、视野宽的中高层住房成为商品住宅的主流,更受到消费者青睐。从2006年末开始,汉中的商业楼盘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心城区、滨江两岸等热门区域商业物业较为抢手,一铺难求。

2018年以来,汉中大部分楼盘销售良好,资金回笼快,投资量充足,房企对于后期新开楼盘的销售情况持乐观态度。大部分楼盘的成交均价增幅在8%以上,其中个别项目成交均价同比上涨了20%。目前中心城区房价西南高、东北低,存在地域差异。2018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34.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3%;全市商品住房销售均价约为45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4.7%。其中,中心城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约为53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4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和汉中机场通航能力的增强,“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汉中住宅均价低于周边地市,因而对天水、陇南、巴中、安康等地的购房者具有很大吸引力。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外地人来汉中购房面积5.54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10.7%;中心城区外地人购房面积5.17万平方米,占比12%。

多措并举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

2014年至2018年,汉中市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8.6万套,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在陕西省政府自2011年起对各地市年度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考核排名中,汉中市连续六年获奖,累计获得奖励资金1.55亿元。

虽然保障房建设的力度空前,规模较大,但也面临着中低收入人群多、建设资金筹措困难、部分家庭基础信息不足、管理与分配入住效率较低等诸多矛盾和问题。为此,汉中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予以化解,一是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保障性住房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长远规划设计,避免闲置浪费;二是充分利用一些老企业、老工厂、老办公用房的拆迁改造用地进行部分保障房建设,提高回购比例,减轻财政压力;三是积极为各项目实施单位出谋划策,指导包装项目,争取建设资金,并吸引民间投资;四是通过严格考核、挂牌督办、完善配套和抓创建促入住等多项有力举措,加快公租房分配入住;五是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设、供应、管理、准入、退出等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分配,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强化监管促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恒大、中交、碧桂园、雅居乐、新城控股等大型品牌房企陆续进入汉中,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居住理念、人文环境、装修风格和销售理念。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和严格的品质管控下,高品质的住宅成为汉中城区居民购房首选。未来,汉中楼市走势将朝着涨中趋稳、稳中趋好、好中趋优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房价将保持稳定,略有小幅震荡,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另一方面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置业周期拉长,销售增速放缓。

李军张科强本报记者吴昌永

文章数据信息均来自《陕西房地产业发展报告(2019)》

新闻推荐

汉台集中约谈校外培训机构

本报讯(通讯员刘锋一)为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持续规范办学行为,近日,汉台区召开了校外培训机构暑期双随机检查集中...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