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创客梦想花开的地方 “双创”3.0时代看创客如何掘金创投

农业科技报 2019-05-06 22:01 大字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实习记者 李煜强

4月24日,记者走进杨凌示范区创业苗圃、创业大厦、农创成果汇、创新大厦、创业工场、火炬创业园……在所有的创客空间里,记者发现,每个平台和载体都会根据创业者各自的特点,搭建相应的功能和服务,时刻准备迎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

“孵化—加速—园区”,打造创新创业服务链

在众创田园一楼展厅,打造国家农业特色双创示范基地展示牌异常醒目,其中,大学生入驻创业工场,在孵化器内享受五年的免租后,还配套提供6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

杨凌众创田园工作人员左文革表示,杨凌“众创田园”按照“农业主题、科技底蕴、现代气息、开放空间”思路打造的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客和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

截止2019年3月,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孵化科技企业960家,毕业企业88家,认定瞪羚企业27家,发展成为规上企业35家。目前在孵企业654家,其中大学生企业210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孵企业年产值达20亿元,成为推动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升级优化孵化器版本,提供创业资源和专业服务“孵化—加速—园区”,打造创新创业服务链21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展的有生力量。

升级优化孵化器版本,提供创业资源和专业服务

早期的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3月,被称为“孵化器1.0时代”。这一阶段的孵化器多以“二房东”形式存在,为入孵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交流平台,缺乏专业化服务。

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原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基础上,组建了以创新创业为主的国有公司。即“孵化器2.0时代”。这时,通过市场机制和资本途径构建更低成本、便利化的服务平台,此时孵化器的角色类似于“服务员”。

如今,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在以往服务平台基础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带有附加值的服务,其角色逐渐转变为“辅导员”(孵化器3.0时代)。它不只是提供创业空间和简单服务,更多的是“辅导”,帮助进入孵化器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为细分行业和专业的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服务。

“多款套餐”合力,提升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

左文革表示,目前,公司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抢抓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按照“建载体、招团队、搭平台、强培育、优生态”总体思路,常态化开展“430路演会”、“充电100分”、“企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导师巡诊”等品牌活动。并组织孵化企业赴新疆、汉中等地开展园区合作,参加专业展会,开拓市场。

目前,杨凌示范区已建成孵化基地6个,孵化面积12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孵化器为核心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差异化、一站式服务,创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帮助创业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接下来,杨凌还将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创业基地。继续推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建设,鼓励科技人员落户创业。

新闻推荐

汉中消防支队全面打响春季防火攻坚战

针对春季火灾特点,汉中消防支队多“点”出击,全面打响“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春季防火攻坚战,确保社会面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