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公望“逸墨撇脱” 用汉中方言理解“撇脱”
陈皓 宋人论画,注重物理,元人论画讲神韵气趣。黄公望在《山水决》中写道:“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矣。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读到此处,我在思考何为逸墨撇脱?逸墨是何墨?撇脱为何状?出生在陕南汉中的我不经意间发现,汉中方言中的“撇脱”与黄公望的“逸墨撇脱”有几分通汇。汉中方言中的撇脱,多是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是处事方式。我们经常听到大家对一个人的评价会这样写道:“某某是个撇托人,那个人很撇脱。”撇脱的人的特点就是做事情干净利落,不啰嗦,不墨守成规。而是因势利导,反应快,有主见,果敢、干练。《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撇脱这个词。意为:简变,容易;洒脱,干脆利落。
纵观历代画论,从南朝谢赫、庾肩吾到唐李嗣真、张怀瓘、朱景玄再到北宋黄休复,我们会发现,关于逸品,关于逸的解释就是不拘常法,应手随意,倏若造化。李灵省以酒生思,“得非常之体,符造化之功,不拘于品格,自得其趣尔”。李嗣真所谓的“超然逸品”,是指书画家具有超出众人之上、创作技能最高之意;而朱景玄所论逸品,则是不拘前人法度,纵情恣意,随手而作,无规矩之缚,又能符造化之功,是一种自由挥洒,不期然而然,无目的又合目的的创作状态。都是对逸品的理解,虽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这样,我们发现汉中方言中的撇脱与古人画论中的逸墨有几分神似。都是洒脱,不拘一格,纵情恣意,自由挥洒。
接下来,我们从黄公望的山水画作品中去分析逸墨撇脱。黄公望,其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自创一格,创浅绛山水,画风雄秀、简逸、明快,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为“元四家”之首。
黄公望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图》《溪山雨意图》《快雪时晴图》《九峰雪霁图》等。《富春山居图》是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图为长卷,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虽师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赵孟頫在《水村图》、《鹊华秋色图》、《双松平远图》中所创造的新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
后世的画家对此图评价极高。董其昌题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
通过黄公望的画作我们发现黄公望并不因循守旧,师古并不摹古。我们发现黄公望的逸墨撇脱无论是绘画思想上还是绘画方法上都是一种随机应变,洒脱,不拘一格,纵情恣意,自由挥洒。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公望的撇脱就不难理解。从汉中方言中我们理解的撇脱与逸墨撇脱中的撇脱意思相近。不难发现,如果黄公望生活在今,也必将是个撇脱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陈晓霞)今年以来,汉台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以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为核心,以贫困劳动力、农村致...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