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巴山菊花黄
李青石戊戌秋末,文友贾连友、程建军邀约文朋诗友至西乡东裕茶园观光采风、品茗赏菊。同行者有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等,真可谓群贤毕至、高朋雅集。东裕主人张为国先生有一大堆耀眼的头衔,这里我并不想为他炫耀。我们之间多次交流,他给我的印象只是几个词:“儒雅、敦厚、真诚、讷言、机敏。”《论语》中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张为国先生的真实写照。他的贡献可一句话概括:为人们提供了醇厚、精美、健康的饮品“汉中仙毫”。
东裕茶园所在的西乡大巴山产茶历史极其悠久。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说:“茶,南方之嘉木,巴山峡谷生焉。”宋代画家、诗人文同任洋州知州时,西乡是洋州的属县。文同洋州任上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尽量照顾茶农的利益,刺激西乡的茶叶生产,改善西乡百姓的民生状况,使西乡成为茶马贸易的重要茶叶产地。文同也是一位极爱饮茶的“饮君子”。他作诗向寄赠蒙顶茶的朋友道谢,并不客气地说:“玉川喉吻涩,莫厌寄来频。”如此爱茶的文同曾畅饮过他治下的西乡所产的茗茶。位于巴山北麓、牧马河畔的东裕茶园是获得31届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的汉中仙毫的主要产地。茶园所在的村庄白墙红瓦的民居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十天高速长虹如练跨越村庄,316国道蜿蜒村中。这里土地肥腴、灌溉便利、光照适中、气候温润、降水丰沛。虽已晚秋,许多地方已经寒意瑟瑟、万木萧疏,正如唐代诗人王勃的《山中》诗中所描写的那样:“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但晚秋是层峦叠嶂的大巴山最艳丽、最绚烂、最丰富的时节。远山苍莽的松柏、香樟青翠欲滴、宛若三春;黄色的银杏、水杉金光灿灿、壮丽辉煌,绚丽的枫香、
桦树红叶似火、若流霞。近 水环绕如练、碧绿澄澈、潺潺流淌。茶园中采摘过春茶、夏茶的茶畦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盘旋在远近的山峦上。我们的音乐家看到如此美景,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赞美这诗情画意般的田园。书法家们也用饱蘸浓墨大笔抒写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东裕春茶醉我,西乡秋菊袭人”是一位先生对茶园秋末景象的生动描述。
这个季节占尽茶园风流的是百亩盛开的皇菊。绽放的皇菊连成一片,如巨大的金箔铺就在田野中。即使在阴云笼罩的天宇下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把周边的其他作物对比得黯然失色。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中“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所描写的大约就是东裕茶场皇菊盛开的情景。走进花田细看那些菊花,山林的薄雾滋润着花蕊,略略带着一点潮气,色泽有些柔和,芬芳之气扑鼻。正如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我们赏菊之时,一些花农们正挎着竹篮穿梭花丛中忙着采花。皇菊不仅是撼人心魄的观赏花卉,也是清心明目、沁脾润肺的高级饮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一朵菊花,经过花农们的采摘、晾晒、加工、包装进入市场。采花姑娘为我们每人捧上一杯泡着一朵绽放着金黄皇菊的茶水,慢慢地呷一口,清甜润喉、周身清爽。
赏菊,首先想到的是陶渊明,他是菊花的粉丝。宋人周敦颐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清人张潮说:“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当年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十分悠然自得。我们虽然没有采菊,但也兴致盎然地赏菊。有菊、有茶、有诗、有画,似乎还少些什么。赏菊呷酒,是陶渊明的理想状态,“秋菊盈园”时节,“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是一种乐趣。对深秋赏菊呷酒情景描写最生动的莫过于元代的马致远,他描写了一种诗意的文人晚秋生活场景:“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中午东裕主人置酒款待,推杯换盏之时偶有灵光一现,但依然觉得少点什么。或许是陶渊明、马致远们的情怀、境界、才智、空灵、孤独、悠然。
新闻推荐
进入寒冷的冬季,很多宝爸宝妈觉得送孩子上幼儿园成了每天早上最头疼的一件事,宝贝不愿意起床,好不容易收拾好了准备出发,喷嚏...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