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汉台铺镇:“履职档案”激发人大代表新活力

汉中日报 2018-01-16 12:08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郑斌 “这一届人大代表不好当了,跟个学生似的,还得通过‘考试\’合格才行。”汉台区铺镇连任两届人大代表黄明德说道。

据悉,新一届人大代表产生后,该镇人大着重从制度创新上入手,积极探索形成了“1+1+12”工作机制,为每位代表建立了一份“履职档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履职热情和活力。

出台1个考核办法,全面晾晒履职“成绩单” 印发《铺镇人大代表履职量化考核办法》,涵盖考核的目的、内容、标准、办法、结果运用等内容。考核内容主要涉及代表活动、意见建议、联系接待选民、岗位业绩等方面,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采取“代表自评+组织评定+镇人大审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优定格,考核结果将作为评选优秀代表、推荐代表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

《考核办法》重点列举了“一票否决”“不合格”的情形。对考核不合格的,经镇人大主席团研究,报请镇党委会同意,实行通报、取消评优奖励资格、劝其辞职、暂时停止代表资格、终止代表资格等,并按有关程序办理;区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按有关程序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处理。通过量化履职考核,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促进代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填写1本纪实手册,全程记录履职痕迹

之前,代表履职的好坏没有直观、系统的体现载体,考核指标和退出机制也不具体,造成了代表履职优劣差别不大,部分代表就成了“甩手代表”“哑巴代表”。

去年,该镇印制了《铺镇人大代表履职纪实手册》,按照“一人一薄,一事一记”原则,全面系统记录全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一年内、一个任期内履职情况。纪实手册的“出笼”,为每位代表建立一份“档案”,使代表履职情况一目了然。实时纪实代表工作内容,把代表履职实绩拿出来“比一比、晒一晒”,让代表履职有压力,开展工作有动力,切实提高了代表议政监督积极性。

推行12个“代表工作日”,全力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依选区分为9大片区,规定代表每月到所在工作室集中办公不少于1天,每年不少于12次,主要走访接待选民,了解选区工作开展情况,收集社情民意。同时,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将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工作制度和流程图上墙,设立意见箱,填写“三簿”,建立台账,每月定点接访、走访群众。代表们深入到选民所在的村和单位走访座谈,了解社情民意,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给镇政府和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促进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和落实。代表工作日制度的实施,不仅密切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也为配合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

“就是要通过‘1+1+12’工作模式,弘扬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营造人大代表\‘敢担当、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该镇人大主席马飞谈道。他说,为每位代表建立一份“履职档案”,每年晾晒“成绩单”,杜绝了“会上议一议,会后无声息”“重审议、轻办理”“重当选、轻履职”的现象,激发了他们良好的干事状态和敢于负责的担当,树立了人大代表的正面形象。

新闻推荐

汉中市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本报讯(记者徐颖)2017年以来,汉中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不断拓展宽进通道,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