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嚼”道“咽”
□朱文杰
“嚼”本义是以牙磨碎食物,有三个读音:jiáo,jué,jiào。《玉篇》:“嚼,噬嚼也。”《通俗文》:“咀啮曰嚼。”牛曰齝——《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文章或讲话没有滋味叫“味同嚼蜡”,经得起咀嚼的厚味(多用比喻义)叫“有嚼头”,还有越嚼越香,越有味,耐咀嚼,嚼口香糖。咀嚼吞食、咀嚼吞咽,嚼食;嚼啜(吃喝)。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叫“咀嚼英华”,也说“含英咀华”。是非精叫“嚼舌头根”;大快朵颐,也叫“朵颐大嚼”。嚼食(咬食);嚼啮(咬啮);嚼齿、嚼穿龈血,形容愤恨已极之状。再有,横勒在牲口嘴里的小铁链叫“嚼子”,两端连在缰绳上,以便驾驭。
宋·真山民《朱溪涧》诗中有:“水嚼沙洲树出根。”这个“嚼”字,有剥蚀、蛀蚀、冲蚀、侵蚀之义。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宋·岳珂《馒头》诗:“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牙齿辜大嚼,流诞才合慰馋奴。”
“嚼”字中富含哲理的典故有:“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把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比做“吃别人嚼过的馍”。领导干部怎么能仅听汇报,“闭塞眼睛捉麻雀”,跟在别人后头,嚼那留有别人齿痕和口水的残馍呢?西安人也把这叫“吃涎水”。还有“贪多嚼不烂”,俗语说:“馍要一口一口地咬,一口一口地嚼,事要一件一件地办。”
成语中有“如嚼鸡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曹操进兵汉中时,意图征伐刘备,可是入驻汉中后,发觉进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碍于面子难看。赶巧晚餐曹操吃鸡,这时,部将夏侯惇进帐请示夜间口令,正处于焦虑之中的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鸡肋”。杨修知道了,便叫侍从给他收拾行装。有人问他何故?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公把汉中当作鸡肋,他觉得留在这里没有什么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几天,曹操果然下令班师。后来,人们就借“鸡肋”来比喻乏味,说是“如嚼鸡肋”,或“味如鸡肋”也叫“如食鸡肋”。而杨修也因为自己的小聪明,死于曹操之手。真正是一句“如嚼鸡肋”,嚼丢了大才子杨修小命。
与食之无味类似的有“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其中的“蜡”应为蜂蜡。小时候笔者还真吃过蜂蜡,真的没啥味。
再有“吹花嚼蕊”,唐代诗人李商隐《柳枝》诗序:“柳枝,洛中里娘也……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亦作“吹花嚼蕊”。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辞藻。
“嚼”字的引申意还有,西安人把骂人叫“嚼人”,还有“日嚼”,把挨骂叫“挨嚼”。例如:“你个挨嚼的货!”“你娃想挨嚼咧,言传一声。”“哈哈!挨你老子日嚼了吧?”西安俗语有:“陕西地方邪,只说不能嚼。”意思是:你背后可以说(议论)人,但不能嚼(骂)人,诽谤诋毁人。因为你说谁,谁就可能会现身,甚至站在你身背后,有“说曹操,曹操到”的邪劲。西安老巷子人还有:“西安地方邪,说个王八来个鳖。”这号邪事,笔者就碰到几次,真是“鹅滴神呀!”
“咬钉嚼铁”,明·张岱《陶庵梦忆·四·祁止祥癖》:“止祥精音律,咬钉嚼铁,一字百磨,口口亲授。”
“细嚼慢咽”是一种吃饭的好习惯,在咀嚼食物的“加工”过程,舍得花时间的人,肯定不会贪嘴而暴食暴饮而为嘴伤身,“细嚼慢咽”也会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西安人有“细嚼慢咽,身体康健。细嚼慢咽,越吃越禅”。引申意为慢慢去品味。
如果长期能做到“细嚼慢咽”,就能减少饭量,是一种健康的节食方法。当食物被吸收的比例提高,加上食量降低,则肠胃的负担减轻,就有机会清理积存在肠胃中的垃圾,解决长久积存下来的问题。
“细嚼慢咽”“咀嚼吞咽”,由“嚼”引出“咽”。
“咽”也有三个读音:咽,[yān],是连接口与肺和胃的通道,是气体的通道。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有咽喉要道之说。还有咽唾沫、咽涎水、咽不下、药苦难咽、狼吞虎咽。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宋·苏洵《六国论》:“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明·宋濂《看松庵记》:“松上薜萝纷纷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再有“咽苦吐甘”自己含辛茹苦,而给人以甘美。
人死断气了,西安人叫“咽气”了。关于不肯咽气的故事,《儒林外史》上有一段,说: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这个家财万贯又吝啬透顶,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家伙。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咽气。确实,此文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再有,而因仇恨气愤难忍,亦被称作“咽不下这口气”。咽[yè]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哽咽:泣不成声,气塞声断。呜咽。王维《过香积寺》诗中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白居易有诗:“祖帐离声咽管弦。”毛泽东有诗:“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人(使人呼吸困难),咽气(屏气。不敢喘息,形容惶恐紧张之状)。
汉·刘向《新序》:“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唐·裴铏《传奇·姚坤》:“乃饮坤大醉,投于井口,以垲石咽其井。”汉·王充《论衡·效力》:“渊中之鱼,递相吞食,度口所能容,然后咽之,口不能受,哽咽不能下。”“哽咽”根据读音有两种意思。“哽咽”则指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还有凝噎与凝咽。其中“咽”与“噎”同音时,意思也大致相同,不同音则不同。凝噎:释义:嗓子被气憋住,哭不出声,说不出话。出处:宋·柳永《雨霖铃》:“竟无语凝噎。”凝咽1.形容声音幽咽悲凉。《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凝笳,其声凝咽也。2.亦作“凝噎”。犹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出声。宋·柳永《雨霖铃》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清·纳兰性德《念奴娇》词:“镫炧挑残,罏烟爇尽,无语空凝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成语中的“因噎废食”老少咸知,出自《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前边失败了,或出了点小毛病,就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做事。
另外,有“不噎之鸟”传说。中国古代寿星手杖顶端雕的是斑鸠鸟,所以也称鸠杖。斑鸠就是不噎之鸟,意思应该是祝愿老年人饮食安康,吃饭时不要噎住。
《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东汉明帝在位时,一次主持祭祀寿星,盛宴请的是清一色年满70岁的古稀老人。汉明帝还给寿星老们赠送酒肉、谷米等,以及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皇帝赠送手杖,有赋予老年人特权的意思在内。鸠杖赠老人的传统应该早在西周、先秦就有了。周代就有“献鸠养国老”政策,从周代就传承下来的敬老美德,在汉代确实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政府制定的法律制度。《礼记》中说:“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大意是五十以上可以在家拄拐,六十以上可以在乡里拄拐,七十以上可以在国中拄拐,八十岁以上则可以拄拐上朝。到九十岁,天子有事相询,也得亲自登门,还需“以珍从”,即带上好吃的。
新闻推荐
12月17日下午,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主持召开市委“五人小组”会议,专题听取五届汉中市委第二轮巡察工作综合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巡察工作。根据市委统一部署,8月11日至9月30日,市委派出5个巡察组,...
汉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中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