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煤建设集团:“三把火”开创发展新局面

陕西工人报 2017-10-10 10:13 大字

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的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发展动力充盈,往往以烧“三把火”的形式来取得突破,提振信心,推进工作。

面对当今“追赶超越”与“双特百亿”的大环境、大趋势,陕煤建设集团公司恰到时机烧了“三把火”,展现新思路、新举措,树立新作风、新形象。

压重担:逐层传递压力渡“难关”

层层传递压力,组织发动到位。建设集团干部大会召开后,释放了形势逼人的改革信号,“三年新目标”和“七项改革任务”打开了发展新局面。面临改革发展新问题,各单位结合建设集团统一部署及时将目标和任务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并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及时传导压力,让职工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丢掉坐等市场的幻想,又让职工看到信心所在、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层层传递压力,上下落实到位。为了把压力化为动力,把目标转成责任,把措施落到实处,该公司主动作为,无缝对接,高效运转,务求实效。各单位找准生产难控点、经营问题点、效益突破点,将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层层理清,细化分解,落实到班组、岗位,落实到每个职工,并明确进度、规定时限,共同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层层传递压力,全员执行到位。建设集团员工变压力为动力,视压力为责任,立足岗位出色工作,在攻坚克难中敢为人先,在挖潜增效中建功立业,在优化各项指标中大胆突破,在技术进步中创新有为。

补短板:借助“专业”队伍促发展

26名中层干部走上管理岗位,65名普通员工成功上岗,17名年轻员工到一线锻炼……随着该公司全员竞聘上岗机制的落地实施,一批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员工公认的干部职工重新走上了岗位。

目前,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该公司已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确定了“引才、育才、用才、励才、管才、聚才”的干部人事基本工作思路。

在育才方面,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结合业务部门,了解实际培训需求,使培训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近两个月里,先后组织举办了PPP项目操作实践、OA系统运行、员工礼仪等10余场次不同类型的培训。

在励才方面,共青团以增强青年员工企业归属感和工作主动性为目标,组织年龄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开展“无主题演讲”活动,激励青年员工立足本职追赶超越,爱岗敬业创新有为。

在用才方面,该公司将制定使用培养计划,确保职工履行好本职岗位职责,并有效发挥推动创新管理、支撑企业战略的引领作用。

在聚才方面,该公司加快制定人才日常管理相关制度办法,积极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为“双特百亿”战略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体制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的继续和深化,该公司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各单位也紧随其后,就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其中,咸阳分公司通过建立“搭台子、给位子、发票子、抽鞭子”的赛马机制,实现了干部职工由选择提拔向竞聘上岗的转变,形成了职得其才、才得其配的工作机制。汉中分公司施行机构精简,在管理上实行“有分工有配合”,形成了重要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转作风:激发干事活力聚“合力”

为适应建设集团市场化经济体制的转变,该公司各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探寻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方式,力求在“困局”下谋生存、谋发展。

铜川分公司通过建立公司、部室、项目部、劳务层级管理体系,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监督的工作模式。设计公司通过建立薪酬、绩效、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专项考核,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考核体系,实现了政令畅通、高效运作。汉中分公司在制度修订时坚持“实用可操作性”的原则,每项制度明确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重点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流程审批落实到人,避免了“人人管,人人都不管”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从“被动约束”到“习惯动作”的转变。矿建三公司以“只争朝夕、事不过夜”的精神为动力,上下迅速行动,领导干部主动到项目部驻地蹲点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各部室主动对接、超前谋划各项重点工作。

(姜晓芹 宋阳丽)

新闻推荐

三支外籍乐队天汉长街激情演出 本报记者 崔慧芬 文/图

外籍乐队在市区天汉长街表演非洲手鼓和乌克兰草裙舞。“汉中来了外籍乐队,就在天汉长街。”9月27日晚上7点多,天汉长街文创情景街区暖场音乐刚一响起,游人便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虽然主角还没出...

汉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中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