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王承健:矢志杏林六十载博采众方振岐黄
本报记者 何大龙 通讯员 杨莎莎
王承健是汉中市首届名老中医,现年78岁的他,只要身体允许,每天早上7时50分都会准时到市区的中医馆坐诊,接待那些早已等候在店里的患者。行医60余年来,他钻研不已、多有创新,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对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幼时身体羸弱与医结缘
王承健的父亲王子俊是陕南名医,一生以岐黄之术济世救人,脚步遍及陕南和川北,给儿子取名承健,即为继承中医事业之义。王承健12岁时,因体弱多病,辍学回家,闲暇之时就看家里的医学书籍,并逐渐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见其聪颖好学,空闲时就教他方剂、药性、医学三字经、脉决等,使之日日背诵,烂熟于心。自16岁开始,他又跟父亲随诊抄方,长达8年之久。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王承健对中医的情愫日久见长,暗暗下定了誓为良医的决心。
1958年,王承健考入汉中卫校中医班学习,毕业后到市中医医院工作,后又在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古典医著师资班”和南京医学院学习深造。从事中医至今61年来,他笃学善思、熟读医学经典,临床经验丰富,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在汉中享有盛誉。
不唯教材活学活用
王承健擅长治疗虚体感冒、肠胃病、老年病、中风后遗症、便秘、失眠、妇科及儿科杂症,对《医宗金鉴》《寿世保元》《医古文》《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本草纲目》《陈修园医学16种》等书所载方剂应用自如,认为用药如用兵,医者当谙熟药性,方可运用精确,并经常教导后辈说,经典名方是先辈千年的治疗结晶,经久不衰,所以我辈要不断地传承发扬。
与此同时,他还善于从各种医学典籍中不断探索,汲取有益养料。一次,一个学徒患上一种怪病,食欲亢进,一日进食5、6次却不觉饱,不胖反瘦,但各种检查都为正常。对此,王承健断定为“食亦症”,正规教材未载此病,陈修园(清代名医)所著《医学实在易》有此病,为脾虚所致。遂用沉香汤三剂,使患者很快痊愈。
一位出生仅10天的婴儿患巨肠症,腹胀,大便闭塞,有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而王承健一剂中药立即消胀。现在该婴儿已20多岁,身体健壮。一位80多岁的老人,患有水肿,在某三甲医院治疗一月无效,但服下王承健开出的6剂中药后便得康复。
由此,王承健教导学徒们说,祖国医学,历经千年,内容丰富,不可能一一载入正规教材。所以,后辈学者应当多读医学典籍,勤学习、多积累,学以致用。
振兴中医寄望未来
通过60余载的临床治验,王承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对中医的精髓——辩证论治,掌握精到。他强调,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法宝,临床诊治疾病,必须“抓主症、析病机、明治则、精组方”,否则治病就会很盲目,甚至误诊误治。如:对发热流感用卫气营血辩证;对重症感冒用伤寒六经辨证;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风湿取三焦辨证;对各种慢性病康复用脏腑辨证。
此外,王承健不仅勤于临床,更善于学习总结中医名家治疗经验,认为中医流派如经方、时方、温补、养阴等均是一定历史发展条件下的产物,各有所长,应当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他对于父亲王子俊“扶正祛邪,平衡调理”学术思想有独特的见解和发挥,利用业余时间,整理撰写了《王子俊医案选》《王子俊诊治特点》两部医案,并对临床效果良好的自创验方,作了总结发表,希望宝贵的医疗经验能够代代相传,使更多患者受益。
王承健表示,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中医典籍汗牛充栋。他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掌握,祖国医学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这里丢了,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靠后人努力。由此,他一直以坚持弘扬和传承中医传统为使命,不仅用自己“治病救人”的行动传承弘扬中医药,也对后辈倾囊相授、从不保守,倾心竭力培养继承人。
“医为精细之学,生命之系,不勤学苦练,便会殆误人命。现在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只能称半个医生,必须再跟师学习几年,丰富临床实践,后才能称作是真正的中医。”王承健热衷于中医事业,注重中医的发展传承,2012年,被陕西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带教老师,所带的30多名徒弟,现都成为了卫生行业的业务骨干。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郭继平陈晶晶)汉台区以“教育、感化、扶助”为宗旨,积极开展刑释人员帮教工作,对辖区内仍在帮教期内的刑满释放人员(2012年以来的监狱释放人员和2014年以来的解除矫正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一...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