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健康防波堤——汉中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侧记

汉中日报 2022-02-12 07:46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弋戈

高血压、偏瘫、脑卒中、帕金森,治疗南郑区阳春镇苇池村一组脱贫户李富强身上的这些“老毛病”,对哪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天的血压平稳,生活、饮食上你按我说的多注意。”2月10日中午,村医白立文照例上门为他提供家庭医生签约随访服务,测完血压后,又详细说明了今年最新的慢病报销政策,并督促他尽快去办理。

守牢基本医疗有保障底线

因为身体原因,10年前外出务工的李富强选择了回乡休养,6年前白立文成了他的家庭医生,看着他在镇上的帮扶下于2020年顺利脱贫。“按照规定每季度上门服务一次就可以了,但老李的情况特殊,我每个月都会来看他。知道他脱贫不容易,有啥新政策出了,我第一时间就来跟他说。他现在一年看病花费在1万多元,各种报销算下来自己只用掏1000多元。”

受益的不只有脱贫户,汉中市为优化落实健康帮扶措施,将大病救治、慢性病签约服务对象扩大至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专项救治30种大病患者2.78万人,每季度平均签约服务慢性病患者9.38万人,均得到规范救治。脱贫人口继续享受公立医院住院免收押金政策。依托“健康汉中”信息系统,实现了市、县、镇、村对所有服务对象的一体化个案管理,确保服务不缩水、内容不走样。同时,强化城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提升,94%的大病患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救治,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能力持续提升。

持续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2021年9月,留坝县玉皇庙镇娘娘庙村村民李凤英在3201医院被确诊患乳腺癌。李凤英一家2018年脱贫,靠着种植中药材和粮食作物,经济情况改善了很多。但是突如其来的8万多元医药费,可能会再次让这个家庭跌入贫困的泥潭。“我想到了之前帮扶干部到家里来宣传过的医疗救助平台,赶忙申请了救助,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李凤英的老伴李如美说。

李如美发起救助后,帮扶干部手机上很快就收到了提示信息,按照预警规则,有返贫的风险。帮扶干部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发起医疗救助流程,协调相应部门处理,帮助李如美在第一时间拿到了3万多元的医疗救助金,加上合疗报销、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享受的3万多元政策资助,摆脱了返贫风险。

李如美口中的“平台”,是留坝县社会治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可通过防贫大数据分析,对县域常住人口进行贫困风险识别和防贫管理。这也是汉中市联合多部门建立起的基本医疗有保障监测预警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住院支出数据分析、反馈数据入户核实、签约团队随机发现等方式,汉中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返贫风险较高户以及在册的大病未治愈户开展监测预警,并及时入户核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狠抓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集体产权、四室分设、60平方米、配备合格乡村医生、基本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八十多种药品摆放整齐……佛坪县岳坝镇所有村卫生室2017年都改扩建为标准化村卫生室,可以为镇上慢病患者提供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服务,通过抓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动态监测的服务机制。全镇签约医生服务覆盖了350余户1000余人脱贫人口,村卫生室的建设打通了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汉中市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基础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汉中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所有县医院均达到二级水平。持续开展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所有镇均有一所公办卫生院,所有行政村均有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010个脱贫村和67%的非贫困村已经建成集体产权标准化卫生室,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占比居全省首位,基层网底逐步扎牢。

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为突破口的“镇巴经验”,以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为重心的“西乡样板”,以建立利益共同体为核心的“宁强实践”……汉中市依托这些试点经验,在市域内形成了典型引路、平茬齐过的工作推进机制,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一步落在实处。

新闻推荐

分级管理 动态掌控 梁山社区春节防疫不放松

本报记者崔慧芬见习记者司霜蒋雪“请自觉戴好口罩,进门扫码、测温、登记。”大年初一,在南郑区梁山镇梁山社区龙岗家园...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