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汉中日报 2022-01-19 09:3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肖军1月13日,阳光格外灿烂。对于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杨家坝村84岁的谭安治老人来说,心情更是阳光明媚。

“小黄啊,真没想到,给你们提了一句,真把报刊送上家了!”谭老紧握着区图书馆黄雷、王永林、程华、杨涛等人的手,感激地说道。“你是我们忠实的读者,知道你牵心这,就赶忙给您送过来了!”小黄顺口答道。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今年84岁高龄的谭老先生,1996年退休后,几十年来无论春秋还是寒暑,一直在区图书馆看报阅读,从未间断过。每天10点左右,总会在区图书馆阅览室看到谭老的身影,左边摆放着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时政刊物等,右边则是谭老的笔记本,戴着老花镜的他一边逐字逐句读,一边在笔记本或者纸张上,对文章中的好句子进行摘抄,重点的内容都会记录下来,如获珍宝。在谭老的家里,大家看到他的柜子里,珍藏着大大小小泛黄的笔记本有20多个。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按照相关规定图书馆暂时闭馆。谭老缺少了理想的阅读空间和心爱的报刊、书籍,心里顿时觉得空荡荡的。在“进、知、解”活动中,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老读者回访和征求意见时,他希望能够继续阅读,便随口提了提能不能给他找点相关读物。得知这一消息,图书馆干部立即精心整理了近期报刊,将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送到谭安治老人的家中。

新闻推荐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说了算”—— 南郑区福成镇对民生重大项目实行票决制小记

本报通讯员席汉初苟治平“今天应到代表49人,实到46人。发出选票46张,收回46张。三个民生项目获得赞成票46张,全票通过。...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