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南郑区协税镇:﹃土地托管﹄为乡村振兴开新路
通讯员张卫寿全媒体记者康军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在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大胆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支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户土地开展“保底托管”经营,有效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据介绍,该镇由镇村出面引导,为“土地托管”搭建平台,为农户寻找最合适的“托管”保姆。协税镇境内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8家,如何有效拓展经营空间成了他们进一步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许多农户单家独户经营,耕种效益低下,易导致大片土地闲置撂荒。因此,镇、村基层组织及时出面牵线搭桥,多方听取意见,采取比租赁更加灵活的“托管”模式,以村民小组为连片单元,将个户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规划经营。政府把关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接盘,为农户稳定增收加挂了第一道保险锁,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结成新型利益共同体。
据介绍,土地托管跟土地租赁的根本区别在于将双方结算从年初的交土地租金变成了“秋后算账”,可以避免新型经营主体先期资金占用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农户跟合作社在年终结算,既可以是现金支付,也可以是稻谷等实物抵扣。合作社还可以用“粮食银行”的方式代农户保管,随要随取,灵活方便。规模扩张后的合作社让机械化耕作变为现实,做到了机械化播种、无人机喷防、机械化收割,极大地降低了经营成本。亩均纯收益由先前农户分散经营时的550元提高到了托管后的1200元。农户在村委会的监督下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真正实现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合理分离,责、权、利明晰,构筑起了新形势下“土地托管保底收益”模式。农民不再被土地束缚,可以腾出手脚专注于务工经商学技术闯世界,有效化解了当下农村“谁来种地”的难题。规模化经营成功地促进了全镇水稻种植业向稻渔联作化经营的转型升级。不方便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还可以被合作社就地扶持培训转化,成长为新型懂技术的种植、养殖土专家,就地务工挣钱。率先尝试托管经营的张坪村古柏粮油合作社通过对132户农户1020亩土地的全程托管,让108名劳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合作社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劳力在基地项目里务工挣钱,加上土地流转收益跟年底分红金,深度参与基地经营的42户农户户均年增加现金收入1.86万元。8名年轻劳力被培养成了农业机械手和无人机操作员,学得了一技之长。
目前,“土地托管”经营模式正逐步在全镇推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龚建文周婷)南郑区湘水镇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重点,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方式,多措并举...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