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生根开花
汉中市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提升其素质、引导其行动。通过绿色课程、生态实践和文化浸染,构建全网络、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丰富了德育工作内涵,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抹上了亮丽的底色——
多年来,汉中市县教育部门与生态环保部门携手共建,充分利用绿色学校创建在全市中小学探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在全市1463所学校、幼儿园、47.3万名中小学生、幼儿、3万名教职员工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师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绿色、低碳校园文化,为真美汉中建设增色添彩。
近年来,市教育局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出台了创建评估标准,从组织保障、基础建设、教育活动、创建成果等几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创建要求,充分利用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资源,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专题研究及示范效应的打造。目前已创建市级绿色学校128所,省级绿色学校11所,国家级绿色学校3所。
明确目标任务。每年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秦巴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目标责任中加以推进。
做好示范引领。联合市生态环境保护局适时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观摩、聆听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校园节能设施、特色场馆建设、课堂渗透教育、师生实践活动展示、典型经验介绍等,影响并辐射全市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强化资金保障。各级财政、教育密切配合,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为学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汉中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规划。汉台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生态文明知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丰富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各校都加强了生态文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南郑区城关初中在基础课、探究课和拓展课中全面推进环境教育。探究课强调环境教育实践,以学生自主参与模式开展探究实践;汉中市各级各类学校切实加强了生态文明教育课题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探索更加科学、更有成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
目前,全市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宣传类活动。各学校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植树节等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相关专题知识讲座等。
竞赛类活动。环境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环保绘画书法、摄影竞赛、环保演讲比赛、创意设计比赛等,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验类活动。让学生参与式体验,学做生态肥料,亲手种植植物,养护动物,在体验中习得循环发展的知识;各校还通过发出倡议书形式,号召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家长少开一次车等,促进绿色环保生活习惯的养成。
展示类活动。开展环保行动成果分享主题班会、变废为宝成果展、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活动,激励学生在生态文明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践类活动。师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环境保护行动。汉中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保护母亲汉江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师生连续多年参加汉江河边捡拾垃圾,个个争当“小河长”,做治水护水战斗员、宣传员和监督员。
通过各种方式,各校人文环境得到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基本做到了植物种类丰富,环境宜人,空气清新、步移景异,春有绿、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校园处处呈现出生机盎然。学校将人文性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做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重,静态文化建设和动态文化建设互补。让一墙、一窗、一报、一室、一景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环境气氛的强烈熏陶。
生态主题得到凸显。学校在打造校园环境时,能因地制宜,突出生态文明的主题。宁强县南街小学将建设绿色课堂与创温馨教室紧密结合,做到行为文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环境教育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环境行为规范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绿色行为。
节能措施得到优化。全市不断推进“节水型学校”建设,通过培训、创建、回看等巩固建设成果,以节水带动学校全面节能制度的建立,努力向节约型学校迈进。镇巴县泾阳小学开发、推广、使用雨水回收系统、太阳能路灯等节能装置,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肖建顺)
新闻推荐
“800米道路修了多年都没修好,严重影响我们这几十户人出行!”近日,华商报-二三里接到汉中市南郑区胡家营镇王河坎村15组村民...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