鳅好养 稻好卖 稻鳅共作 亩均收入万余元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推广实施“稻+”产业助农增收
?捕捞泥鳅苗
?孵化泥鳅苗
?收割泥鳅田里的生态稻
“在稻田里养泥鳅、甲鱼,采用无公害生态养殖,‘不施肥、零用药’,既确保了产品品质又能获得丰厚的收益,这种方式真是一举多得,真正实现了一亩双收,一水两用。”站在田边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党总支书记贾涛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位于梁山镇荣国村的花英生态种养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稻田种植和水产养殖,曾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示范家庭农场,被市、区渔业技术指导单位确定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眼下正是一茬收割后的休整期,几位农民正挥动着锄具翻耕土地,忙着在稻田沟里清理淤泥、拓宽沟道,为下一茬种养进水和排水做足准备。
“养殖也有很大的风险,汉中雨水多,洪水爆发后容易倒灌翻塘;养泥鳅得预防天敌,朱鹮、白鹤经常光顾稻田,一旦防鸟网破损,一只白鹤一天能吃掉3斤泥鳅。”农场负责人李小华告诉记者,刚开始养泥鳅,种苗得从湖北购买,成本比较高,种苗品质没保障。随着全镇养殖规模的扩大,种苗需求量变大,就琢磨自己繁育种苗,利用掌握的技术经验,邀请渔业专家上门指导,农场繁育的种苗适宜当地水温、水质,成活率明显提高。
这几年农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措施落实,以“村级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模式,采用托管代养的方式,一边搞稻田种养,一边繁育苗种,经济效益突显,产业发展得很迅速。目前荣国村流转1100亩稻田,其中900亩是稻渔综合种养,还有200亩种植莲藕。通过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对450户贫困户进行带贫分红,每户每年1100元,累计分红资金54万元,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3万元。
“稻田综合种养既能保住国家的米袋子,又能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贾涛高兴的说:“荣国村一直有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传统,很多农户都有承包鱼塘、养殖渔业、经营水产的经验,稻田里面能养的水产品种很多,现在只养泥鳅和甲鱼,是因为这两项养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由于离中心城区近、水产养殖的技术成熟,荣国村稻田种养的水产品,凭借绿色生态、品质过硬的特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这片乡村生态养殖观光园,以地作布,用稻作画,泥鳅、甲鱼游弋其间,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双赢,把原来普通的水田改造成了“鱼米之乡”,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让荣国村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从传统农耕种植到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路上,荣国村干群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大力实施“稻+”产业,渔业经济价值、生态稻米出产率、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真正做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荣国村顺应当下发展趋势,立足自身实际、结合技术优势,找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推广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让村民的腰包更鼓起来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何祥斌)
新闻推荐
□陈文军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走进汉中市汉台区的伞铺街,这里熙熙攘攘,商铺鳞次栉比,是汉中市区...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