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
我是徐亚平,一名普通基层工作者。近两年来,我和奋斗在横塘村扶贫战线的同志们一道,经历了贫困群众从脱贫到致富的历程,看到了党员干部从初来乍到到深熟扎根,感受了扶贫政策的进村入户,也见证了村民们日益充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
横塘村是2017年出列贫困村。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理清扶贫底数,找出贫困根子;晰清扶贫底子,提出扶贫点子;确清扶贫担子,走出脱贫路子。目前全村仅剩3户4人拟于今年脱贫,各项帮扶脱贫措施均已安排到位。
2019年10月17日,我记得那天,市里开展扶贫日主题活动,我村贫困户老陈被评为“脱贫示范户”。以前,如何脱贫致富一直困扰着老陈。驻村工作队、包片干部得知后,结合本户实际和发展意愿,于2017年帮助其申请2万元小额信贷用于发展养殖,当年共养鸡1000只,清栏之后顺利脱了贫。2018年,又贷款2万元用于畜禽养殖,累计养鸡620只、猪8头,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如今,老陈还在发展养殖业,并进行了茶叶种植,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闲聊中,他曾对我这样说,“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正是在“老陈们”的榜样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高擎勤劳致富旗帜,在“我奋斗,我幸福”的理念指引下不懈耕耘。
“发展产业、守望乡里”
在试种中草药之后,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稻虾特色种养,目前辐射带动稻虾养殖面积达到2000余亩,已发展为村庄特色产业。
谈到稻虾套种,就不得不提起林老板。林老板是本村人,原先在外做小食品生意,2016年,返乡创业。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反复摸索,2018年的套种模式成功实现了一水双收,还注册了家庭农场并发展为村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2019年,他又尝试着在稻虾田里引入鱼苗,成功注册了“圩场”稻虾米品牌,创业之路越来越顺。
如今,林老板的稻套虾鱼种养模式渐趋成熟。在辛苦忙碌之余,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创业初心,始终为减贫带贫、产业培育、村庄发展积极贡献。他坚持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流转土地,主动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2018年带动21位贫困人口就业,2019年又帮助4个贫困家庭户均增收5400元。同时,他忙前忙后参加组织修缮村组路灯,主动排解邻里家庭隐患,自发将无公害稻虾米送至养老院,日复一日地守望着大家的横塘。
“我们不辛苦,你们才辛苦”
我村在市镇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整治、秸秆禁烧需要,利用村级光伏收益又自行开发了18个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提高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老张就是村里的一位公益性岗位人员。他家2018年脱贫,怀着对扶贫政策的感恩和脱贫致富的向往,他勤恳干事、兢业履职,个子不高但手脚相当麻利,言语不多但行动从不滞后,任务沉重却不挑拣不还价,他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宣讲行动,主动冒雨扶正新植的桂树苗,甚至在打完关节炎的吊水后还坚持参加劳动。在人居环境整治战役打响后,看到老张的时候更频繁了,他有时候在清理垃圾、有时候在清理杂草、有时候在绿化道路。
“我们不辛苦,你们才辛苦。”这是去年夏天一位在日头下参加人居环境整治的满头大汗的爷爷对我讲的话。在我眼中,质朴、勤劳的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我不是党员,也要上”
我们恢复村广播站,并建起四处宣传栏,广泛宣传“淳厚乡里、和美横塘”村规民约,大力倡导“当好每天班、做实每件事”工作宗旨,积极落实交通、水利等公益性项目,扎实践行“志智双扶”扶贫理念,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的医疗、住房等难题,真正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的奋斗目标。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不是党员,也要上”的请战宣言屡次响起。不仅村庄党员干部积极迅速行动,贫困群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自愿放弃春节团圆机会,主动承担卡点执勤、出入登记、卫生消杀、走访摸排等勤务,带头遵守勤洗手、多通风、不走亲、不聚集等要求,形成了全村动员、紧张有序的防控氛围,构筑了一道坚实可靠、自觉高效的防控战线,为村组无确诊、无疑似病例贡献了坚定力量。正是那一个个勇敢站出来守护横塘的身影,使我们更加觉得“淳厚乡里、和美横塘”未来可期。
自述人:无为市红庙镇横塘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徐亚平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任军通讯员张建华)近日,汉中南郑区申报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这是汉中市该项...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