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传承经典剧目 创新符合当代新剧目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走进校园、乡村

阳光报 2020-12-31 10:38 大字

阳光讯(记者 李希 任军 文/图)166场演出,83名演职人员,现代歌舞、小品器乐独奏、合奏等文艺演出、传统桄桄戏……今年以来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演出及工作人员奔走在汉中这片土地上,走进学校殿堂、走进乡村田野;为了他们所热爱的事业,为了南郑区文化遗产能够有所传承,为了将文化、艺术带进寻常百姓家送上了一场场文化惠民演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汉调桄桄剧

汉调桄桄是活跃在汉中城乡的地方剧种,它产生于宋代,定型于元代,完善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繁荣于民国,复兴改革和发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传统剧种之一,属梆子腔,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音阶为综合性七声音阶,调式为七声音阶的“徽”调式兼“宫”调式。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方言音调,特别是汉中、南郑的群众语音为基础,曾流传于汉中各县区及安康、川北、陇南、湖北等地。有传统剧目1500多本,因地域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称“西路桄桄”,或称“下路桄桄”昔日东路唱腔带关中语音。今洋县以杖头木偶形式表演,南郑以传统戏曲舞台形式表演。

在南郑区大营村演出的时候,65岁的吴秀云告诉记者:“感觉这剧团演员的功夫太到家了,表演得非常精彩,服装也很整齐,确实很有特点,演员演得非常生动。”

汉调桄桄的传承与发展

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稀有剧种”的唯一专业演出团体。创建于1951年春,由汉调桄桄老艺人杨桂芳召集原同乐、聚乐、协和三个班社的三十余名艺人建团。

因原剧团演职人员年龄偏大,面临青黄不接时期。2013年为做好汉调桄桄的活态传承,经南郑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招收新学员补充演职人员。通过各方努力新招收60名学员经过3年培养,择优录取留在单位56(20岁左右)名学员加上原演职人员26人,目前演职人员,共计83人。

不仅进乡村贴近百姓,为了能更好的将汉调桄桄传承和发扬下去,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走进南郑区铁佛中学为学生们带去文化与艺术的盛宴。铁佛中学七年一班班长刘林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今天能在学校里看到一场戏曲与现代艺术的表演,感到非常开心,也是今天才知道在我们这儿还有本土的戏曲,还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也感到非常自豪。也希望这些演员们能够把我们的戏曲演出去,让更多人的人知道。”

守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承担省、市文化惠民演出合计约180场,受益观众近9万人。每年春节期间,参加市、县春节晚会演出;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春节惠民演出已成为年节文化活动的习俗。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在陕理工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了汉调桄桄鉴赏课。深入到各县、区、镇、村广泛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好评。2010年以来获得了省、市、区各类荣誉表彰近30项。

在演出现场,既是主持人又是演员的尤小娥告诉记者,她是1999年出生,14岁的时候才进入剧团,当时对这些完全不了解,以为就是歌舞团这种。“在慢慢学习汉调桄桄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这个传统文化非常有讲究,在学的过程中像手、眼、身、步这些在舞台上表演对我来说是非常新奇的,区别于电视剧、电影、话剧那些表演,我觉得还是挺厉害的。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演出100多场了,其它县区也都演出过。这次进校园的演出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当下这些学生都不太了解这个文化,尤其是戏曲。我就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让同学们感觉到原来戏曲也是这么精彩。”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告诉记者,预计在2021年打造一部现代剧,要加大对汉调桄桄戏的传承保护,成立非遗保护科对剧种的历史及经典剧目挖掘整理提升。在把老一辈留下的经典剧目挖掘整理传承的同时,做好符合现当代审美和时代的新剧目创作,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传帮带及年轻演员的有序传承,重点做好新剧目的打造提升。配合省、市、区做好文化惠民演出及对外旅游文化推介以及配合政府做好各种节庆文化活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齐心协力,为汉中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做好汉中对外宣传及文化传播的生力军。

新闻推荐

南郑区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理念 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源头活水”

汉中市南郑区城市管理局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理念,下好作风建设“先手棋”,力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倾力打造...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