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抗疫中闪光 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李娜
本报通讯员 刘云鹏
“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会慎终如始扎根一线干好本职工作。荣誉已属于过去,我要把荣誉当作自己新的起点。”载誉归来,李娜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心声。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南郑区人民医院护士长李娜作为汉中市唯一一名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当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2020年1月24日除夕,李娜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2月2日,她暂别亲人,踏上了前往武汉驰援征程,直到4月6日陕西所有队员全部撤离。在驰援武汉的65天时间里,作为陕西二队的一员,李娜参与护理新冠患者280名,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113名,治愈出院、症状转轻转出104名,团队实现了双“零”的目标,即病区患者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也创造了陕西省队多项第一、在武汉时间最长、进舱时间最长、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最多的战绩。
共饮汉江水,永远手足情
武汉与汉中同饮一江水,因汉水而结缘,两地经济相融、民心相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每次看到老年人来治疗,我都特别心疼,自己没有机会给爷爷奶奶尽孝,我就把他们当成我的爷爷奶奶。”李娜对笔者说。
“我就是你的亲人,照顾好你,就是我的责任。”想到重症病人没有家属的陪伴,为安抚患者情绪,消除他们的恐惧,弥补他们的悲伤与失落,李娜对每名患者说。
70多岁的施奶奶呼吸衰竭,刚入院时病情危重意识模糊,靠着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李娜给她喂饭、喂药、清理排泄物,无微不至的照顾,用温暖的手将她从黑暗中拽了回来。6天后,施奶奶的病情有所好转开口说话了。李娜像往常一样进入隔离病区交接班。“李娜,听见你的脚步声我就知道是你来了。虽然我看不见你的脸,但我记住了你的声音。你对我太好了,我的女儿也没这样照顾过我。”施奶奶说不完的感谢话,道不完的感激情。在她心里,这个女孩就是拯救自己的天使。
救死扶伤是李娜的天职,原来这身“战袍”如此美丽,很平常的工作,却在患者心中撒下了重生的甘露。
2月下旬的一天,李娜值夜班。已是凌晨1时多了,李娜交班前巡视病房,刚进病区的一位患者对李娜说,希望帮忙找些纸巾和其他生活用品。李娜先是在微信群里向队友求助,紧接着和隔离区外的队友挨个电话联系。当时已是深夜人静,医护人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储备粮”,巧克力、小面包、纸巾、毛巾一大包。收到李娜送来的东西,患者十分感动。“阿姨,您还需要什么只管说,我们想办法为您解决。”李娜说。患者激动地说:“姑娘,这么晚了你们还为我找来这么多东西!我看你们衣服上写着‘陕西、汉中’,我年轻的时候去过你们那儿,你们大老远的来帮助我们,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你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60多岁的沈女士呼吸衰竭,昏迷10天后醒来,十分恐惧烦躁不安,说什么她也安静不下来。每次看到病人受到病痛折磨,李娜就心疼不已。她轻轻走过去,紧紧握住沈女士的手说:“亲人都在外面等着您平安回家,坚持是最好的治疗,我会一直陪着你。”话音刚落,沈女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给病人一点理解和支持,他们就觉得生命有了希望。”李娜说。
身兼多职,每天累得想哭
穿着防护服工作,进仓滴水不进就是8个小时。饿了,忍着;渴了,忍着;累了,忍着;大小便,依然忍着……
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中,护士是离患者最近的一群人,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一群人。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是收治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李娜所在隔离病房一共收治了40多位病人,大部分都是重症患者,平均每个护士要照顾8到10位患者,评估病人的意识、负责插管病人的镇痛镇静、给病人翻身、清理大小便等,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时候,给病人送餐、打水、倒垃圾、病区卫生清洁也都是工作内容,吃喝拉撒她亲力亲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一层一层穿上手术衣、隔离衣和防护服,口罩、帽子戴两层,手套戴三层,还要穿上鞋套靴套……每一个步骤她都一丝不苟,这是每天开始工作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整套流程下来,差不多需要30分钟。从酒店出发到进入隔离病房,李娜一共要经历20多个步骤把自己“武装”起来,每次穿脱都要耗费不少时间,过程十分繁琐,但是为了防护好自己,更好地照顾病患,她必须穿上这身厚重的“铠甲”。
“一踏进病房,就能感受到那种沉重和压抑,患者一个接一个叹气,情绪都很低落,总是想医生护士会随时随地来救治他们,照顾他们,病房里的呼叫铃几乎24小时都在响。”李娜描述着隔离区的情况。
武汉号称中国火炉,3月的武汉格外热。穿着厚实且不透气的防护服,常常进入隔离病房不到半小时最里层的手术衣就被汗水打湿了。眼镜和护目镜满是雾气,雾气形成了水滴,她只能透过雾气的缝隙看外面的世界,一天长达8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量,在密闭的空间里,有时感到呼吸困难、头晕、头痛、恶心、心慌、口干舌燥。
在舱内,李娜的心率基本都在120次以上,呼吸基本依赖张口进行。汗水不停的沿着脖子往下流,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轻轻抿一抿嘴,感到满嘴是咸咸的味道。她每天进仓前尽量少吃少喝,不上卫生间,一直坚守到最后,胃内溶液上涌,就硬生生压下去,每个班次都承受着生理极限。“很饿,很渴,很疲惫,累到想哭,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不属于自己了。”李娜说,“饿还能够克服,下班后最期待的是呼吸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
精诚为医业精于勤
“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李娜说。
从平凡中来,到平凡中去。9月10日一大早,刚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李娜就出现在办公室,开始了新的一天。
李娜大学毕业前夕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哥哥在杭州工作。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在浙江,她心系家乡毅然回到了南郑,先后在南郑区人民医院儿科、呼吸消化内科、ICU护理一线岗位工作。在工作上她精益求精,主动请缨前往陕西省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学习,PICC置管技术实现了南郑区人民医院零突破,并学习了伤口造口管理等业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娜以“不计得失,无论生死,驰援武汉”的庄重誓言,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
“N95、外科口罩、护目镜一戴就是六七个小时,面部压痕在所难免,一不小心面部就会形成压伤,没有哪个女孩不爱护自己的容颜。”李娜说。
在南郑区人民医院,李娜是压疮专业小组的组长,对疮预防、压疮护理等还是“有一套”的,李娜这方面的“小技术”在这里有了“大舞台”。每个班上,她都会为队友教授压疮预防方法,帮助她们在额头、鼻梁及脸颊贴上水胶体敷料和泡沫敷料以防止面部皮肤受损。队友鼻梁压伤了,她在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从中午一直等到深夜,终于等到了下班回驻地的队友,帮助处理完伤面后已是凌晨,第二天清早又继续投入到“战斗”当中。虽然这是“份外之事”,但她干得很上心,竭尽所能。
李娜素来是个热心肠。一次本已下班,见接班同事工作太繁忙,一位病人想要坐起,李娜就主动过去帮病人摇起床头,谁知猛然一抬,她的手瞬间砸到铁床上,隔着两层手套,还是感觉一阵剧痛。等下班后脱掉所有防护装备,她才发现自己右手上的伤口,她怕领导和同事担心,更怕自己被感染不能继续在一线工作,就自己做了紧急处理,第二天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稍稍喘口气,李娜就把当天情况向单位汇报,还与队里老师做课题研究,完成了论文《抗疫战地医疗队护理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撰写。
新闻推荐
宝鸡新闻网讯陕西省气象台2020年09月20日17时0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受短波槽及低层切变共同影响,预计9月20日20时至21日20...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