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日子过得更踏实 南郑区红庙镇群福村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侧记

汉中日报 2019-12-12 10:0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刘云鹏 任素华 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刚过,迎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南郑区红庙镇群福村,在昔日贫困村看到了一道道新风景。

旧屋变新房,广场进村庄,自来水通到家,贫困户住进了幸福窝。走进干净整洁的群福安置区,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58户贫困户告别摇摇欲坠的破旧土坯房,成为这里的新“居民”,安置区里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近年来,红庙镇群福村按照脱贫“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总要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脱贫后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前几年种植的茶苗长成了茶园,如今村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扶贫工厂,订单收购农户鲜叶,加工、包装、销售,形成了产业链;规模养殖的土蜂蜜,走进了各大超市,走进了千家万户,线上线下受到顾客青睐;农户养殖的黑毛猪,在庖汤美食文化园中成为游客体验乡愁的美味佳肴。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扶贫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稳步增收了,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了,公益服务有保障了,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了,致富路上更有奔头了。

产业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

这两年,南郑区红庙镇群福村8组50多岁的尹有文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村里人提起他,都说他比以前精神多了。

“以前住在高山上,全家4口人挤在两间茅草房里,挖药材、种烤烟、养蜂子,年年满山跑,年头忙到尾,挣的几个钱全家只能勉强够吃,”尹有文说。

尹有文没文化,种烤烟、养蜂子不得要领,效益很低。2017年他加入土蜜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后,有了专业技术做指导,销路也不愁了,养蜂由零星的几箱迅速提高到60多箱,烤烟成了增收的副业,年收入4万多元,告别了贫困。如今,该合作社里像尹有文这样的会员还有76户,养蜂达4000多箱。今年尹有文投资20多万元,住进了位于黄官镇桂花村新修的100余平方米的新房。

“真没想到,跟着合作社养蜂子会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利润!这条路我算是选对了,”尹有文很自豪地说。

去年秋天,群福村一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是忙碌的人影,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5万株不够、10万株不够、15万株还是不够,群众发展茶产业的热情就像一团火。

然而,几年前要在群福村发展茶叶,可以说是有些异想天开,镇上运来茶苗村干部磨破嘴皮也无人问津。5年前,75岁的老党员杨会清,感到大事干不了,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利用自家4亩多地,载上了茶苗,为此得到很多人的不解和嘲笑,“他把好田好地糟蹋了儿孙后代喝西北风呀”,不少村民见了直摇头。到了去年,4亩多茶园迎来了第一次收获,有了近2万元收入。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多户村民没有人动员,主动将50多亩好田好地腾出来栽种茶苗,镇上运来几批茶苗一抢而光。

2016年群福整村脱贫后,该村坚持政策不变,队伍不撤,干劲不减,立足资源禀赋,始终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稳定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先后发展茶叶、核桃、烤烟、高山蔬菜等3500多亩,养蜂6600多箱,家禽、家畜23000多头(只),逐步形成“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种养基地7个、扶贫工厂2个、旅游配套服务公司3个、专业合作社2个。土蜜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灌装生产线一条,从事土蜂养殖、蜂蜜灌装及销售等业务,带动周边400多户群众有了增收渠道,荣获2018年度“最天然土蜂蜜冠军”。喜神印象农业公司建起了茶叶和干菜生产线,300余户群众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五里浸黑毛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土猪繁育基地,打造了庖汤美食文化产业园,每年举办为期2个月的庖汤美食文化节,年实现收益近100万元,带动辖区内农户散养的黑毛土猪全部得到了销售。

脱贫路上的文明新风吹起来了

一个个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一面面寓意深刻的文化墙,一个个引领文明风尚的“善行义举榜”……如今,乡风文明正内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注入乡村的灵魂。

虽然书读得不多,但28岁的群福村7组村民首宝林深深懂得“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首宝林常年在工地上开挖掘机,2013年父亲诊断出肝癌,他挑起了家庭这幅重担,不但长期坚持陪伴父亲四处求医,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治疗机会,5年来医药费超过30万元。村民们说:“首宝林给父亲喂饭、洗衣、喂药,孝顺长辈,我们都该向他学习。”首宝林的平凡举动感染了身边很多人。村支部书记邓林君说:“只要是他父亲需要的,首宝林都会尽量去满足,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他确实是个好儿子。”面对众人的夸奖,首宝林只是淡淡地说:“我是个农村人,文化不高,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即使自己少吃点、少喝点,也要让父亲开心地活好每一天。”

富而思洁、富而思美、乡风文明,是广大贫困群众的强烈愿望。“出门有地方健身,年轻人也越来越孝顺,我们的晚年生活越来越安逸。”村民曹尚银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村里不仅面貌变化大,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几乎每个节日都有文化单位到村上演出。村上投资90多万元,建设了7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乡村大舞台、健身设备等设施一应俱全。投资139万元,建成了群福石人山旅游观景平台,修建了公厕,极大方便了过往游客,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投资60万元实施了环境连片整治项日;投资42万元对211省道边83户实施立面整治和庭院美化;投资近60万元对原有4间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建起了村级便民服务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墙。提升了全村整体形象,使村内整体面貌大为改观,村民精神面貌实现“华丽变身”。

近年来,群福村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发挥乡村好人、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作用,让村民学有榜样、比有标杆,直接带动了村容村貌的改变、产业的发展和村民素质的提升。开展了善行义举榜、好儿媳、好公婆、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道德模范、孝老敬亲、产业发展等先进典型15名,营造了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支部书记邓林君2016年被推荐为汉中市党代表,原村委会主任李小红2018年底考上公务员,脱贫户黎顺华当选了区人大代表,原镇下派第一书记钟宁、原包村干部杨军被组织提拔重用。2017年被市上授予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

脱贫脱单感党“恩”

“有家的感觉真好!”前几天,南郑区红庙镇群福村脱贫户黎太路见到笔者感叹道。

走进位于群福安置区黎太路的新家,窗明几净,舒适安逸。醒目的大红喜字依然贴在门上,红被子、红床单、红窗帘释放着喜庆;冰箱、电视机、沙发、席梦思、桌椅被褥等家具和家电一应俱全;自来水、厨房、厕所设施齐备,这套57平米的房屋堆得满满当当。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回想过去,黎太路的话匣子打开了。“我是从小被领养到黎家,家里条件一直不好,住的土墙房,睡的篾巴巴木头床,靠木材取暖,前面烤糊了,后背冷木了,都30了还没有成家。”

5年前的黎太路,还是村里有名的“光棍+贫困户”,家中养父和幺爸是中老年仍未婚的“老光棍”。一家4口住在海拔1100米破败的土坯房里,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家里没指望,黎太路只有走南闯北去打工,每个月2000元的收入,只能勉强糊住自己的嘴巴。前几年,村里的好心人给黎太路介绍过几个姑娘,每次见了面听说家庭情况后,基本就没了下文。这样的家庭,哪个姑娘愿意嫁过来?而2014年,在包联该村的市委、市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帮助下,一切因此而改变。

帮扶单位了解他家的情况后,送来鸡苗100只、核桃苗500株,修缮了门前道路,落实了陕南移民搬迁特困楼指标......穷则思变,贫则不安。宁可苦干,决不苦熬!“别人拉你一把,你自己更要积极往起来站。”黎太路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转变,他深知脱贫致富是等不来的,靠不来的,要不来的。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走上脱贫致富路,过上幸福的日子,黎太路家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几年,他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家里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养土鸡140只,养羊26只,养牛6头、土蜂蜜36箱。房前土鸡“咯咯咯”,屋后小羊“咩咩咩”,山坡上蜂箱里“嗡嗡嗡”,共同弹奏出“光棍汉”黎太路的幸福生活,年收入超过5万元。

虽然幸福对黎太路来的稍微有些迟,但他的脱贫故事,在周边传为佳话,人们津津乐道。2017年黎太路告别贫困。2018年告别单身。2019年迎来了女儿出生。3年三大步,3年人生三大喜事。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总有点自卑,在脱贫路上,我真正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我想用自己的奋斗,回报党的恩情!感谢共产党,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黎太路喜极而泣。

新闻推荐

南郑国有资产管理局清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本报讯(通讯员龙艳喻玲)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资产配置,科学编制2020年预算,近日南郑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对...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