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发现早期现代人石器 为人类起源演化提供新证据

西北信息报 2019-12-06 03:1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魏建军)12月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发现。在陕西省南郑市疥疙洞遗址发现中国旧石器时代距今10至1.5万年期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这是首次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为何?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者是谁,他们的体质特征为何?这些事关中国和秦岭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有赖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和深入研究的持续开展。针对上述问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的秦岭地区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团队共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采集和发掘出土不同时期的旧石器20余万件,已发现的遗址以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为主,洞穴遗址仅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洛南龙牙洞遗址。

“本次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为研究秦岭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材料。这一发现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社江说,“该发现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工业面貌、人类技术行为方式、旧石器文化发展及演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据了解,2017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团队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开展了以探寻更新世洞穴遗址为导向的专项调查,重点调查了汉中南郑区龙岗寺旧石器遗址所在地的梁山及周边地区,在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疥疙洞遗址。该洞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龙岗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约3公里处。洞穴朝向西北,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由于早年曾有村民居住洞内,导致部分原生堆积被扰动、破坏并搬运至洞口。近年来,因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建成的小水库蓄水,导致洞内堆积不时被库区上升的水位所淹没。

新闻推荐

南郑区政协:强化委员队伍建设 激发履职活力

□记者谢昊天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政协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作风形...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