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周顺军的脱贫路
本报通讯员 李树荣隆冬雨后的早晨,坐落在山坡上的南郑新集镇“逸和缘家庭农场”,老远就传来那彼此起伏的“哞、哞哞……”叫声,它成为我们最好的导航!槽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犍牛正在接受主人的“检阅”,一群群活蹦乱跳的牛犊用自己的语言热情地与我们打着招呼。
农场主周顺军领着我们观摩的间隙,娓娓道来自己的脱贫创业故事——
不认命要认“闯”和“干”
1988年,正在上初中的周顺军因家庭困难辍学。期间,他干过瓦工、承包过工程,还跑到山西卖过面皮,干了整整九年时间。2009年因女儿上学,他不得不拖儿带母回到老家南郑新集。上有双老,下有一双儿女,妻子也因做生意起早摸黑积劳成疾,巨大的经济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仅靠三、四亩种粮的收入只能是杯水车薪。更为紧迫的是到2012年后,女儿、儿子都相继上了高中,他家也因学致贫,在2013年底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政策接济只能是一时,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我总不能让儿女把这个贫困户名字一直背下去啊。”周顺军说。于是,他决定转包村上一个废弃的林杨,找亲戚、跑银行,四面八方筹借资金13万多元搞起了家庭养牛场。
认准的事,再难也要干下去 “别看他现在红火!当初,他让我找个喂牛的饲养员,腿都跑弯了也找不到,或者是干几天就走人了……”村支书李银福调侃道。
接过老支书的话题,周顺军自嘲地笑着说:“没有人来搞我就自己干!我开着三轮车沟沟岔岔地跑去采收苕蔓、萝卜英、作物秸秆。”有一次收牛草时,途径龙王沟抽水站,他开车从7-8米高的坡上掉下去,腿上缝了17针,疤痕依然清晰可见。就在前几天,他去宁强给贫困户发放牛犊与三家养牛合作社签订协议时,途经“五丁关”时,突然刹车失灵,周顺军跳下车逃跑才躲过了一劫。
“干任何事都不容易,只要认准,再难都要坚持干下去!”养殖重在防疫,为了掌握防疫技术,他拜过师、求过学,还考取了大专文凭,成为高级的职业农民。这几年,农场二、三百头牛的防疫都是他一手操作,还成为四邻八乡的编外“赤脚兽医”,义务出诊的次数连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做人要懂感恩会生活 周顺军的家庭农场现在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今年肉价市场的特殊行情,他的存栏和出栏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是,他并没有小富即安,知足止步,而是把眼光投到了更远更高更大的市场产业项目和目标上,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花在了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思路谋划上。
周顺军在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搞起了畜产品深加工。先后到山西、内蒙等六省市去学习牛肉干制做技术,搞起了牛肉干加工产业。同时,又流转了近300亩土地建高品质的猕猴桃产业园。眼下,他正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筹建育种工作站。他想通过产业的拓宽延伸发展,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群众开辟更多的增收渠道。过去,老百姓的农作物秸秆随地乱扔、焚烧,不仅没有收入还污染环境,而逸和缘农场五年来回收农作物秸杆3000多吨,仅此一项群众就增收30多万元。
连续几年来,群众在农场务工工资年支出均在13万元左右,累计达50多万元。2019年“逸和缘家庭农场”带动贫困群众55户入股养殖,还为贫困户代养了40头耕牛,入股农户按6:4分成,群众可实现稳定增收。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12月6日电】(记者杨一苗)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国...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