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我们的贴心人” 记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大河坎中心人民法庭
大河坎法庭设有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打开心结提供专业服务。
本报记者刘鸯吕平通讯员刘辉曹文哲
编者按:为表彰先进、激励队伍、鼓舞士气,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实现新发展,近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全省十佳人民法庭”评选活动,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法院沙河子人民法庭等10个单位从全省465个人民法庭中脱颖而出。自今天起,本报开设《十佳法庭风采展示》专栏,给大家讲述最美法庭故事。
“有纠纷找法庭,这里,有我们的贴心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对法庭的信任。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大河坎中心法庭有14名法官干警,这个审判团队通过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勤政廉洁、勇于创新的司法实践,在参与当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中不断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正本清源止纷争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办案中,“诉源治理”要求及时化解矛盾,在矛盾尚未激化时化解于萌芽,将纠纷止于诉外,介入诉讼的时间越早,更有利于从源头解决问题。
“三番五次到镇政府上访的李琦(化名)经过老宋的调解,拿到了赔偿款。如今,李琦逢人便说共产党好,夸老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大河坎中心法庭庭长毛龙如是说。
老宋名叫宋文富,是大河坎镇的一名退休干部,办事热心,被法庭聘为人民调解员,经过法律知识培训,他很快进入角色。自2012年以来,老宋累计调解案件820多件,减轻了法庭的工作压力,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如今,南郑人民法院特意为宋文富挂了一块“宋文富调解工作室”的牌子,更多的“老宋”加入进来并投入到民事调解工作中。
积极探索创新“法院主导、社会参与”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大河坎中心法庭建立了以法庭为中心,以乡镇司法所、调委会为基础,以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为依托的调解组织体系,引导司法、综治、调委会等部门正确适用法律。法庭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推行“诉源治理”机制,拓展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在降低老百姓诉讼成本的同时,让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
探索家事审判新模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我们院里自家事审判改革以来,现在已经审理家事案件900余件,调撤率83%,上诉案件不到1%。”南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徐建宏介绍说。
2017年以来,大河坎中心法庭积极探索家事审判工作机制,大胆创新,朝着感情修复、权益保护、婚姻冷静期方向发展,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家和”。该庭建立了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制度,选任了20名家事调解员和22名家事调查员,将部分家事案件委托他们调解或调查;同时,遵循亲情化、柔性化、温馨化要求,设置“圆桌审判庭、远程视频法庭、沙发式家事调解室、沙盘室、亲子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反家暴庇护室”等8个功能区,为家事审判准备了配套软硬件设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睦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王某与多年未见面的发小吃饭,其间两人言谈亲昵,被其丈夫张某的朋友看见,并拍照发给张某,张某一怒之下将王某起诉到法庭。承办法官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后,通过在线法院视频连线查明事情的经过,消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误解,夫妻二人和好。
像这样的婚姻案件在该庭占比很大,于是,该庭在加强家事审判工作中找准问题,克服困难,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认真找出婚姻家庭问题的心理根源,为促进婚姻和谐健康、家庭幸福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全力打造智慧法院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智慧法院建设对司法理念、司法制度、诉讼程序、审判运行模式、纠纷解决机制、法院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机遇。大河坎中心法庭巧抓机遇,不断吸收新兴科技成果,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办公、电子签章等机制,并完成三套高清数字法庭建设,在实现审判业务系统数据互通、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点播、远程庭审的同时,为方便群众诉讼,大河坎中心法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借助互联网,先后完成了“在线法院”“云上法庭”“微法院”“集约送达”等平台建设,实现了从立案、调解、开庭、文书送达到执行“一条龙、一站式”网上诉讼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诉讼当事人,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法庭的司法服务水平。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南郑区人民法院大河坎中心法庭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审判管理和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以法律的名义,用理想、信念、智慧、责任,书写和诠释司法公正。
新闻推荐
汉中黎坪景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境内,由陕煤集团与南郑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汉中黎坪景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营管理。...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