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带小户 共奔致富路 汉中市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侧记

汉中日报 2019-10-12 10:2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张敏

2018年以来,汉中市为了拓宽贫困户脱贫增收渠道,以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为目标,制定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千人计划”,在全市1010个贫困村,每村每年培育1至2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致富能人带头示范引领作用,本着“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这是汉中市继开发公益岗位、发展社区工厂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之后,在就业扶贫工作上的又一个有力举措。

培育一个带头人 带动脱贫一大片 秋收时节,走进南郑区濂水镇里仁村千亩生态莲藕基地,村里的年轻人钟豪正带着七八个村民挖莲藕,今年莲藕价格一斤在5元左右,行情不错,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我最近有时间就到基地来挖藕,一天有300多元的务工收入,马上进入采挖期旺季,这一季下来能挣上万元呢,这可比种地强得多。”贫困户何徳俭乐滋滋地说。

“我常年在基地作藕田管理,每年能挣20000块钱。”有了这份收入,贫困户张维兴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此外,张维兴将2亩土地流转到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每年每亩能收取流转费600元。

“目前莲藕主要销往西安市场,一天能卖几千上万斤,汉中本地一天销售一万来斤,由于品质好,我们的莲藕供不应求。”钟豪今年31岁,有多年种植莲藕的经验,其家族是地地道道的“藕家族”,父母均在西安及外省多地种植和销售莲藕。2016年钟豪回乡成立了南郑区仁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种养循环农业及休闲观光旅游。他创新产业结构,进行生态鱼莲混养模式,打造莲藕全产业链实现有机莲藕种植和莲藕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并研发了纯藕粉、藕粉条、藕粉皮等食品,深受市场青睐。

钟豪流转的土地涉及濂水镇5个村,耕田、种藕、拔草、施肥、挖藕、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年在当地用工700人次,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可带动当地145户贫困户,目前用工85人,吸纳贫困户66人,户均增收1500元。

南郑区人社局把钟豪作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来培育,钟豪参加了南郑区人社局举办的首届创新创业电视大赛并荣获“三等奖”,参加了今年南郑区举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他的仁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汉中市南郑区就业扶贫基地”,按照吸纳一户贫困户500元的标准,钟豪享受南郑区人社局扶贫基地的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3万3千元。

下一步钟豪打算在莲藕生产和销售的基础上,再增加藕粉深加工环节,目前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其原有扶贫基地升级为社区工厂。南郑区人社局局长李华林说:“吸纳贫困劳动力达到员工总数三分之一的,我们再给予相应的房租减免和水电费补贴。”

知识型人才促发展 猕猴桃富了柳树镇

“突出发挥知识人才的发展优势,以人才带动发展,以人才带动脱贫,给人才创造发展条件,培育一个人,带动几个村,脱贫一大片。”市人社局局长王平安介绍,汉中市在实施“千人计划”中注重挖掘贫困人口中能人的潜力,通过免费培训、创业贷款等方式进行创业扶持,增强其造血功能,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今年39岁的西乡人陈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是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高级农业技术员,从事果树种植、栽培10余年,有着丰富的果树栽培、园区管理经验。

2016年,陈伟回到自己的家乡柳树镇大沙村,成立了西乡县鼎丰源有限公司,集中流转土地1026亩,是一家集猕猴桃种植、加工、贮藏、产品深加工开发和苗木培育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2018年园区已经开始初挂果,全园采收猕猴桃果实5000余公斤,实现从零收入到初见收益的转变。目前,已经进入稳产区年预计收入600余万元,带动周边200户贫困户一起发展种植猕猴桃脱贫增收,人均收入达5000元。

此外,公司集中流转土地1026亩,每年每亩给村民兑付租金600元(每三年递增5%);聘用常年在园区务工人员达80余人,其中贫困户46户,人均每人每年领取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农户在公司入股70万元,每年从公司取得现金分红7万元,其中入股的贫困户有85户,入股金额40万元,年股金收入4万元;为200多名贫困户免费发放种苗15000余株,提供终身免费嫁接、免费技术指导,举办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会20余次,培训贫困户1000余人,通过扶贫扶智扶志获得经营性收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流转获租金、打工挣薪金、入股分股金、经营赚现金”的“一地生四金”收益模式,为村民开辟了一条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感谢这个学习交流平台,我不但掌握了专业知识、一系列涉农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将电商与传统农业集合在一起发展的新出路。专家教授指明了新型农民创业的优劣点,让我在创业的路上少走弯路。”作为技术型知识人才,陈伟先后参加了西乡县人社局组织的返乡创业培训,西乡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并担任班长一职。培训合格后取得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0万元,公司被认定为汉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汉中市举办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0期,以拓思路、换脑子、学技术、找路子为目的,坚持与各县扶贫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致富带头人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学习创业扶持政策、怎样创办企业、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基本知识。进一步强化贫困村就业脱贫和贫困户稳定脱贫保障机制,切实提高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带贫能力。利用人才知识的创新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劳动力脱贫,实现倍增效应。

各路贷款“多管齐下”下活了贫困户创业这盘棋

创业难,贫困户创业更难。汉中市在农村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突出培养造血功能,注重长远发展,挖掘贫困劳动力自身潜力,在提升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技能、集中资金资源、着重长远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

吴飞是勉县老道寺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其母亲张方兰是残疾人,父亲为了照顾母亲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重任落在了吴飞的身上。凭着年轻,起初的几年里,吴飞靠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2018年6月,会面点技术的吴飞,在南郑区大河坎镇注册创办了一家蛋糕店,由于资金不足,创业发展遭遇到资金“瓶颈”。在市人社干部的倾力帮扶下,分别享受扶贫贷款5万元、互助金贷款3万元,加之吴飞的老家、勉县老道寺被评为“创业贷款信用村”可以免担保享受创业贷款5万元,以及贫困户一次性创业补贴3000元。各路贷款“多管齐下”,下活了贫困户创业这盘棋。

现在吴飞的蛋糕店每个月有3000至5000元的收入,全家已于2018年顺利脱贫。这位创业青年继续通过不断学习,一边挣钱一边投入,让蛋糕店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对于未来,吴飞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只要不死就往死里干,我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返乡农民工和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浪潮涌动,但是资金匮乏、“担保难”问题成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市人社局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邮储银行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减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建立了“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的有效机制,全力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专家指导、贷款贴息申报等后续跟踪服务,确保创业扶持一人,跟踪服务一路,创业成功一户。全市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左右,创建信用乡村25个,累计扶持创业4.5万人,带动就业17.9万人。

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千人计划”实施以来,显现了巨大的扶贫效益,目前全市开展创业培训3112人(贫困劳动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513人,带动吸纳劳动力948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733人实现多渠道脱贫增收。

新闻推荐

文明汉中·你我同行“综合创建杯”汉中第三届莲花圣手作文大赛落幕

本报讯(记者王兴)9月21日,文明汉中·你我同行“综合创建杯”汉中第三届莲花圣手作文大赛颁奖暨获奖作品诵读会在汉中中学举...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