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遇见“杨凌农科” 2019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活动综述

农业科技报 2019-06-24 20:00 大字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小卫

6月3日—15日,经过13天的风雨兼程,2019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活动圆满收官。

新华社、人民网、国际在线、一点资讯、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农科新闻网、新浪网、农业科技报、杨凌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一行,走陇上,进蜀地,攀高山,过平原,行程超过7000公里,在田间看示范效应,在泥土中感受“杨凌农科”的力量。通过采访活动,充分展示了杨凌示范区在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和科技扶贫等方面所取得的有益探索和成就。

中国农科城,我们从这里出发

杨凌,被称为中国农科城,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自贸片区,“杨凌农科”、“杨凌农高会”两大金字招牌享誉天下。

杨凌示范区成立20余年来,充分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扎实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通过探索一系列新经验、新模式,打通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让农业科技走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700项,并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18个,年示范推广面积9031万亩,推广效益达到230亿元,数以亿计的农民从中受益。

在路上,真切感受“杨凌力量”

甘肃省平凉市,杨凌专家扎根陇上,与当地农科院协作,育成抗旱抗寒抗病、优质高产、不易倒伏的“西平1号”和“普冰151”两个小麦品种,较当地品种亩增产100-150斤,推广30多万亩,推广效益达到2700多万元;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装上“杨凌大脑”的无人机,让人工打药到飞防作业完成一亩地一小时到一分钟的跨越,为科技兴农加速度;在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借助杨凌农高会的“国际舞台”,企业产品销量连年翻番,产品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带动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在河南省洛宁县河底镇,杨凌的红薯育苗和种植技术将当地红薯产量从每亩4000多斤提高到7000多斤,每亩增效700余元,让饥馑年代充饥的口粮变成农民增收的“地下黄金”……

在路上,杨凌农业科技和杨凌农高会的辐射带动和推广作用从写在纸上的数字,变成脚下茁壮成长的秧苗,变成装进农民口袋的收益,变成改变无数企业和农民命运的“法宝”,变成了记录在我们笔下、镜头中充满真情的故事。杨凌科技的引领示范,转化落地和扶贫带动效果都在一个个“走出杨凌看示范”的主人公身上得到鲜活的展示,在投身广袤田野的行走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什么是“杨凌力量”。

示范推广再升级,科技浇灌现代农业之花

辐射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是国家赋予杨凌的重要使命。翻开杨凌示范区推广基地分布图可以看到,从三秦大地到西部边陲,从戈壁沙漠到青藏高原,处处彰显着杨凌的农业科技含量和“杨凌力量”成果。

杨凌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始终不断探索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大学推广、产业链企业推广、科特派创业推广、农科培训推广、媒体推广、展会推广等六种推广模式,构建了多元立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格局,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根据最新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杨凌示范区战略定位为“三区三高地”,其中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依托区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围绕国家赋予的使命,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聚集国内外的创新资源、科研人才、科技项目和研发资金,进一步提升杨凌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新闻推荐

王永喜: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本报通讯员黄睿魏鹏沿着南郑区碑坝镇西河村通往瓦场坪组的羊肠小道走大约半个小时,路的尽头就是“卫生环保”和“勤劳致富...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